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南郜台有处“拐弯抹角”

2020-5-22 09:3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530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方松高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在阜南县郜台乡,抹角墙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记者昨日在郜台乡刘店村连台庄台采访时,发现一处房子墙角被抹去。一村民介绍,房主杨明刚在外地做生意,房子由其母亲居住。好好的房子为什么要抹掉墙角呢?这位村民说,郜台乡地处濛洼行蓄洪区最下游,地势低洼,当地群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高大的庄台居住。刘店村连台庄台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不足9000平方米的庄台上,住着200多户人家,巷道只有1米多宽,十分拥挤。
  
  20多年前,杨明刚的父亲在庄台西北部盖了两间堂屋,进出庄台的路从杨家堂屋的西墙、后墙外经过,成为一个“L”形。村民进出庄台,这里是必经之路。
  
  农忙时,庄台群众全靠挑、抬、推、拉,因“L”处路窄弯陡,村民在此拐弯时极为不便,架子车甚至无法通过。
  
  杨明刚的父亲杨振华(现已去世)和母亲深明大义,为方便大家,把此处屋角抹去,连墙都挖通了,后在屋内修补才不至于透风漏雨。为此,村民都敬佩杨家的德行,“拐弯抹角”的故事也在当地被传颂。
  
  “原来庄台有200多户人家,环境脏乱,出入不便。”刘店村村支书李孝中说,在庄台整治过程中,为改善环境,杨明刚家后面一排房子被拆除。现在庄台上的路宽了,还有绿化,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曾经方便村民出入的抹角墙,彰显了庄台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及谦和礼让精神,去年村里对其做了修整,通过文字介绍抹角墙成因和意义,倡导广大村民学习、传承这种奉献精神。
  
  “抹角墙代表了我们本地人的一种精神,应保留下来,教育子子孙孙,传承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连台庄台村民耿保全说。
  
  “在郜台乡不止一处抹角墙,我在其他村也见到过。”郜台乡党委副书记刘晓妮说,只不过其他抹角墙没有杨家抹掉得多,但也足以说明杨家的抹角墙在濛洼地区不是个例。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