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原产地产品包括原产地标记产品、原产地名称保护产品、生物物种起源产品、具有历史传承的名、优、特产品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等。产品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后,能够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徐淙祥提出一份《关于大力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徐淙祥建议:明确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继续开展工作;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丝路国际贸易,促进生态原产地产品国际互认、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体系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建立生态原产地产品制度体系;建立生态产品标准认定国家标准体系和第三方认定结果采信机制;创建大数据超算中心。以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为引领,推动生态大数据平台化管理,积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环境监管、污染防治、生态经济和产业规划、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中心数字化建设,形成认证追溯、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农批交易、农产品电商等共生共赢的商业生态圈。 设立绿色专项资金,培育打造一批生态优势品牌和特色产品,提高生态产品价值;打造生态绿色供应链,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设;建立依托生态技术和创新应用的高端研究机构。建议由地方政府、全国知名生态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高校和重点国家级生态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着眼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治理、生态产品种植(养殖)科研创新、区块链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成果转化的多维科研机构,长期服务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求、人们高品质生态产品需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