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临泉县吕寨镇夏庄村65岁的脱贫户李洪才又拉回满满一三轮车豌豆秧。“照料好这些牛,我们家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一上午拉了三趟草料,吃过午饭,他准备再去拉两趟。 因父母患病,2016年李洪才被评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就想搞点养殖,那时候一直没有钱干。”李洪才告诉记者,后来村里帮扶干部来家里宣传养殖能繁母羊有5000元补贴,他狠下心买了6只羊,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照料,加上自己帮其他村民操持着10多亩地,于2016年底脱了贫。 尽管养羊效益不错,但散养在院子里的羊,经常把李洪才家弄得无处下脚。村干部上门走访,建议李洪才养牛,“牛不好生病,还能拴起来养。”于是,李洪才用养羊赚来的钱买了一头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他家已有8头母牛和2头小牛。 “去年卖了6头牛,赚了5万多元。”李洪才告诉记者,他家的牛长得精壮,不仅是因为吃的都是应季鲜草料,还因为他每天都会给牛上足水和草料。为了给牛提供鲜草料,李洪才有时要跑到十多里外的村庄找秧蔓。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忙着总比闲着强。 “这几年到处找鲜料,一些大棚种植户、村民有不要的花生秧、红薯秧、毛豆秧、玉米秸,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拉。”李洪才笑着说,草料不花钱,只是出点力,这养牛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事实上,李洪才不仅自己靠养殖脱了贫,还带动了周边几户贫困户靠养殖脱了贫,夏庄村张庄的张保富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老伴患病,自己身体也不好,张保富成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着比自己年纪还大点的李洪才养羊脱了贫,又发展养牛,他也想试试。 “一头牛价格不便宜,我怕自己买好牛犊养不好,李洪才就给我承诺,不仅帮忙选牛犊,还随时提供养殖指导。”张保富告诉记者,自2017年养牛以来,他不仅脱了贫,还拥有了10多头母牛,去年仅卖小牛犊就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这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和李洪才的帮助。” 听到张保富的话,李洪才笑着说,贫困户能脱贫是党的政策好,是帮扶干部调动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李洪才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靠发展养殖走上致富路。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