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张保峰的家风传承:在收藏中读懂历史

2020-8-4 09:43| 编辑: 刘黎 | 查看: 4501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文 通讯员 田鋆生/摄|来自: 颍州晚报

 
张保峰展示他的收藏品(资料图)     

      家住阜南经开区相树社区的张保峰今年58岁,最大的爱好是收藏。目前,仅各类书籍他就收藏了1.8万余册,此外还收藏有烟标、古钱币等。
  
  从做毽子开始收藏
  
  张保峰说,少年时学校体育器材少,小伙伴们爱踢毽子。因擅长针线活,他成为班里的“做毽子达人”。13岁那年,小伙伴送给他一枚钱币缝制毽子用,张保峰很喜欢,就把钱币收藏起来,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枚孙中山像半圆镍币。
  
  张保峰收藏的古钱币中有一枚唐朝开元通宝,是他的藏品中年代最久的一枚,那是姥姥的嫁妆——木箱铜锁鼻上用的铜钱。因家穷没钱置办嫁妆,母亲出嫁时,姥姥又把这个箱子作为嫁妆给了她。
  
  目前,张保峰共收藏50多枚古钱币,比较珍贵的有唐朝开元通宝,宋朝的天禧通宝、祥符通宝,其余以清代钱币居多。
  
  藏品种类较多
  
  张保峰喜欢文史方面的书籍。1994年,张保峰在阜城逛古商城时,从一位老者手中以16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清朝道光年间所注的《阜阳县志》,而他当时在建筑工地砌墙一天才挣5块钱。付过书钱,他连饭钱也没有了,只好饿着肚子坐车回家。
  
  此后,张保峰又收藏了残缺不全的乾隆年间出版的《颍州府志》。目前,他收藏的书籍达1.8万余本。因家里空间有限,仅能存放500多册,其余都存放在社区图书室,免费供人借阅。
  
  张保峰的另一大收藏种类是烟标,他收藏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20多种烟标。此外他还收藏画报、古钱币、粮票、布票等,加在一起有3万余件。
  
  打工挣钱补贴收藏
  
  张保峰还喜欢书法,因幼年家庭经济拮据,他没有正规学过,全靠临摹自学。为生计,他在建筑工地当过泥瓦工,做过小生意,烧过锅炉,这些都不影响练书法成为他的习惯。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春节前,他都会到街上摆摊售卖自己写的春联。一个月前,他参加当地书法作品义卖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疫。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张保峰练过美术字,做过广告牌。最近几年,他常受邀给镇村文化墙写字画画。
  
  这些年来,除了补贴家用,张保峰把挣的辛苦钱都用来购买藏品。看着屋里各种图书和藏品,他的内心十分充实,这些烙满岁月痕迹的旧物,都是他挚爱的珍宝。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