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午收开始,我市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纷纷深入乡村基层,通过举办熏麦药中毒防范知识培训,向群众发放明白纸、一封信,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微信群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熏麦药中毒防范知识,以免出现熏麦药中毒事故。 熏麦药即磷化铝,是用赤磷和铝粉烧制而成。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因杀虫效率高、经济方便而被应用广泛。熏蒸每吨粮食只需3~7片,每立方米仅用1~2片。其毒性主要为遇水、酸时则迅速分解,释放出毒性剧烈的磷化氢气体。人吸入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及上腹部疼痛等。严重中毒者可发生脑水肿,肺水肿,肝肾及心肌损害,并可发生气急、少尿、抽搐、休克及昏迷,直至死亡。 “磷化氢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2天。早期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感冒、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市疾控中心监测科负责人李振生告诉记者,因为磷化氢中毒初期症状跟肠胃炎有些类似,许多人会误当作肠胃疾病医治,远离中毒环境下,是会缓解症状。可如果症状缓解后再误吸磷化氢,出现二次中毒,情况就会非常危险,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困难及心脏损害,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近年来,因为农村居住环境改善,房屋质量和封闭性比以前要好,一些群众在自家楼房内使用熏麦药,又长期密闭门窗,使得熏麦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儿童对磷化氢气体耐受性远较成人低,又缺少防范意识,很容易造成中毒事故。”李振生说,去年开始,市疾控中心加强了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告知群众正确使用熏麦药,预防磷化氢中毒。 如何正确使用熏麦药?李振生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要在有人居住的室内使用磷化铝作为杀虫剂;使用时应严格遵守磷化铝熏蒸的有关法规和安全措施,熏蒸时,须有熟练的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指导,严禁单人作业;药桶应在室外开封,熏蒸场所四周,应设危险警戒线,眼、脸勿正对桶口,投药24小时,要有专人检查有无漏气、起火现象;用过的空容器,勿做他用,应及时销毁;施药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专用手套;禁止吸烟或进食,施药后洗净手脸或洗澡;严禁和药剂直接接触等。 “一旦发生中毒情况,应立即离开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到空气新鲜流通处,并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李振生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