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为了一句承诺,照顾一家三代

2020-6-8 10:13| 编辑: 刘黎 | 查看: 2918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李一晴|来自: 颍州晚报

邻居夫妇患精神病,还有儿子、孙女需要照顾
56岁的李宪秀热心帮助他们28年

      李宪秀帮王思友拿水吃药

      很多人不太理解56岁的李宪秀,觉得她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
  
  麻烦,来自她的邻居王思友一家。
  
  这个家,总是有太多麻烦事——王思友患有精神疾病,又娶了一个同样患病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儿子又在16岁时跟别人未婚生下个女孩,对方生完孩子就走了……
  
  但李宪秀,却为了这一家三代操着心:曾拔掉针头,跑到垃圾堆里拽出王思友;曾把儿子新买的鞋,全都拿去王家;曾抱回王思友的孙女和自己的孙子一起照顾。
  
  这样的事太多了,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只牢牢记得姑老爷离世前的嘱托:“你一定要尽力帮他们。”
  
  面对质疑和不解,她也总会说上一句:“如果我家有事,王家也会这样帮我们。”
  
  今年4月,李宪秀获评“颍上好人”。
  
  “你王叔生前最放心不下思友,你们一定要尽力帮他”
  
  1982年,颍上县大卢村的李宪秀嫁到慎城镇东城社区。
  
  嫁过去之后,她才知道,婆家跟邻居王安荣一家门对门,姑老爷和王安荣年轻时便是好友,两家人互帮互助,不分彼此。“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亲得像是一家人。”
  
  王安荣家却有些特殊——他的老伴不在了,儿子王思友患有精神疾病,智力低。
  
  虽然王思友常“找麻烦”,但姑老爷对他疼爱有加。“家里有好吃的先给王思友送去,王家做了好吃的也招呼我去拿。”
  
  看着他们的感情,李宪秀打心眼里对王家父子好,把王思友当作自己的弟弟。后来,在两家人的张罗下,王思友娶妻、生子,虽然妻子也是精神病人,但日子比以前好过一些。但1992年,王安荣因病离世,让这个家彻底没了顶梁柱。
  
  两个精神病人,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王自来,一家人的日子一时没了着落。当时,姑老爷也身体不好,离世前,他对李宪秀夫妇说:“我们没有别的亲戚在身边,你王叔生前最放心不下思友,以后你们一定要尽力帮他。”看着王思友一家,李宪秀心疼不已,丈夫外出打工,照顾他们的事,只有她来承担。
  
  李宪秀说到做到,这一照顾,就是28年。
  
  他犯病时,她跟着走了十几里路
  
  王思友是精神病人,犯病时经常往大街上乱跑,李宪秀看到了就赶紧出门追。
  
  王思友不听劝不愿回家时,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李宪秀都会默默跟在他后面,有时甚至能走十几里路,等他愿意回家了,再拉着他往回走。
  
  一次,王思友突然走失了,李宪秀一连几天坐立难安。她既焦急又自责,找遍了周围村镇的街道,连饭都顾不上吃。直到社区主任告诉她:“王思友找到了。”她才吃上一顿安心饭。等到王思友病情得到控制被送回家时,李宪秀激动地哭了起来,说不出一句话。
  
  这些年来,但凡王思友遇到事,村里人第一个通知的就是李宪秀。
  
  一次,李宪秀重感冒在卫生所扎点滴,一个村民跑来说:“王思友又跑到街上翻垃圾。”李宪秀急了,拔掉手上的针头就去找。当她看到王思友正趴在垃圾堆里时,她顾不上脏,伸手把他拽了出来。就听“啪”得一声,还没等李宪秀反应过来,王思友的手就已经打在她身上……这种事对李宪秀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有时王思友甚至不受控制地对她辱骂。李宪秀也曾在家里偷偷哭过,但哭完,她又会说:“他本来就命苦,自己也不想犯病。
  
  抱回他的孙女,喂奶、喂水、换尿布
  
  不仅照顾王思友,李宪秀还帮忙照顾他的儿子王自来。
  
  这些年来,李宪秀家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并不富裕。但她总说:“有我们一口粥,就会给王家分一口米,能尽多大力就尽多大力。”一年冬天,她看到王自来的脚冻得又红又肿,才发现他的棉鞋又破又薄。“无论是谁,看到孩子那个样子都会心疼。”李宪秀说。她转身回到家,没跟谁商量,就拿着儿子新买的两双棉鞋,给王思友和王自来穿上。等儿子回家后,找不到新鞋,才知道都被送了人,埋怨了妈妈很久。
  
  李宪秀的两个儿子要结婚,家里要攒钱盖新房,但只要王家有需要她依然尽力帮忙。有时,儿子们很不理解,妈妈为啥对别人家比对自己家还亲?李宪秀说:“如果是咱家落了难,王家也会这样帮咱家的。”
  
  2010年,李宪秀当了奶奶。同年,16岁的王自来跟村里一个女孩未婚有了女儿小丽(化名),女孩生下小丽就离开了。王自来哪会照顾婴儿,李宪秀就把小丽带回自己家,和孙子一起照顾,喂奶、喂水、洗澡、换尿布,视如己出。王自来渐渐长大,能自己照顾女儿,但为了挣钱,还得麻烦李宪秀。从幼儿园到现在上小学三年级,两个孩子都一起上学,所有的文具用品,李宪秀都是准备两份。
  
  “这种社区里的正能量值得大家学习”
  
  有人怀疑,李宪秀图王家的低保;也有人提醒她:反正没有血缘关系,不管也不会被人指责,何必找麻烦呢……
  
  而这一切都没有阻碍她28年如一日照顾王家三代。
  
  看着母亲对王家不图回报,尽心尽力,曾颇有意见的儿子也主动帮忙;在她的影响下,村民们也渐渐地形成了帮助王家的习惯。
  
  村民张玲每次去买菜前,都要来王家问问,需要买什么菜,替他们买一份。蒸好了馒头,也都往王家送,过年过节也会分享几道菜。“我们都知道王家不容易,大家都是邻居,帮不了什么大忙,只能在这种小事情上关心他们。看李宪秀任劳任怨,我们很感动,也得尽量帮一点。”张玲说。
  
  社区居委会也在各方面提供帮助,去年冬天,王家缺被子,居委会了解情况后,把王思友列为重点关爱对象,买了厚被子送去。
  
  向王家汇聚的暖心举动,成了东城社区里最温馨的场景。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李宪秀照顾王家三代这么多年,这种社区里的正能量值得大家学习。”今年4月,李宪秀被评为“颍上好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