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村民杨东升,照例走进猪舍,和聘请的人员一起,忙着给猪投食。看着几百头长势良好的猪,杨东升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似乎看到目标在一步步实现…… 1983年出生的杨东升,17岁那年因骨瘤右腿高位截肢,截肢后曾一度消沉过,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尤其结婚有了孩子以后,他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寻找就业创业机会。 2008年,拄着单拐的他带着妻子来到浙江省慈溪县收废品,后又来到苏州一家婚纱厂里打工。8年后,他和妻子回到颍东区插花镇,在镇上开办一家服装厂,不料因缺乏管理经验,服装厂仅仅开了两个月就倒闭了,几年攒下的十几万元钱全部砸了进去。 第一次创业失败,村干部鼓励他到颍东区瓦大红旗扶贫农场务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颍东区红旗扶贫农场占地约500亩,以高端蔬菜种植为主,是当地着力打造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也是“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中园区带动的典型。 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红旗扶贫农场给他安排的工作时间不长。空闲时他就钻进大棚学习蔬菜种植,学到技术后,杨东升就尝试着建了2个蔬菜大棚,一年后,大棚发展到21个。 杨东升蔬菜大棚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因四季小白菜市场价格良好,2017年他以种植四季青小白菜为主。夏天30天一茬,冬天40天一茬,一年每棚可种10茬,每茬可收2000斤左右,市场价格每斤1元。每茬可卖2000元左右。每年每棚可卖2万元左右,去掉成本,每棚可纯收入1万元左右。这样21个棚,实现全年纯利润收入20多万元。 杨东升也享受到了蔬菜大棚补贴、残疾人阳光大棚补贴等政策扶持。 2018年10月,杨东升被颍东区委、区政府授予“最美脱贫户”的光荣称号。 随后,杨东升在种植大棚蔬菜的基础上又扩大了种植西瓜,种植面积90亩,每亩纯收益5000-6000元。 杨东升自己脱贫致富了,不忘乡里乡亲,在蔬菜种植收获用工中,以贫困户用工为主,在种植中经常性用工贫困户为8人,收获季节临时性用工多,用贫困户为14人,每人每天工资50-60元;务工时,杨东升还给他们讲农业种植技术要点,让贫困户也懂得种植技术,让他们能够自主创业,最终实现了和部分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的目标。 今年,根据市场行情,杨东升又转变了思路,开始养猪,目前存栏有将近200头。虽然喂猪养猪非常辛苦,但有政府脱贫好政策的支持,杨东升信心满满。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