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智荣:做村里人 办村里事

2020-9-5 10:00| 编辑: 刘黎 | 查看: 2896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沈云鹏|来自: 阜阳日报

  
  9月2日一大早,颍上县关屯乡凌圩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许智荣来到养殖大户杨志强的养殖场。
  
  “这两天天热,鸽子怎么样?老武他们干的还可以吧?”询问了养殖情况,看到叫声洪亮、体格健康的鸽子后,许智荣放心了。
  
  为了把能“致富”的鸽子引进村,许智荣可没少操心,“前前后后花了一两年时间”。谈到引导杨志强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增收脱贫的往事,他依然感慨颇深。
  
  摘帽前,凌圩村是颍上县7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地理位置偏僻,人多地少,交通闭塞,老百姓大多都是靠天吃饭。“2017年4月,我到村里工作时,最偏僻的村民组还有一座木头搭的桥。”许智荣回忆说,看到村里落后的现状,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做村里人,办村里事”。
  
  为了提升凌圩村的基础设施,许智荣充分利用选派单位省台办的资源,四处奔走,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村里建起了一个农家书屋、两个文化广场、两栋标准化扶贫车间,完善了村小食堂的配套设备,实现了村中心路绿化和村道路亮化全覆盖。他还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为村里争取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帮助解决了村民期盼多年、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农田灌溉问题,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为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帮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许智荣多次赴沿海地区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由国有企业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50万元的服装厂项目。2019年4月18日,项目正式投产,上马4条生产线,招收员工85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名。该项目还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的扶贫车间发展,为35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形成了以凌圩村为中心的苏豪集团安徽服装生产基地。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走上了就业岗位,村里还剩一些情况特殊、干不了重活的贫困户增收无望。这也成了许智荣心头的大事。
  
  彼时,村里在外发展的养鸽大户杨志强恰巧和家人一起回乡探亲。许智荣得知后第一时间前往拜访,希望他能积极参与家乡脱贫攻坚事业。
  
  经过多次深入交流,杨志强终于下定决心返乡创业。紧接着,村“两委”进行会商,规划了养殖区,流转土地15亩,并帮助成立了颍上县张杨养殖场。目前,养殖场一期4个鸽棚已经建成,养殖鸽子1.5万只,吸纳了多名贫困户就业。
  
  在杨家父子的带动下,凌圩村已有5户贫困户和4户普通村民走上了养鸽路,还有30多户与养殖场签订了预订鸽苗订单,准备办“家庭养鸽场”。
  
  在许智荣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如今的凌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6万元增加到21.84万元;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28户488人下降到2019年的3户5人。与此同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