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有水上乐园的欢腾浪花,夜晚有双清湾水街的流光溢彩——作为阜阳市中心城区,颍州区紧扣“烟火水乡暖城阜阳”文化特质,探索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新路径,在200余场主题活动、10余处特色消费场景、超700万元消费券的加持下,迸发夏日经济“热辣滚烫”新活力,更让每位游客与市民触摸到城市的温度。 打造品牌矩阵 让消费吸引力“看得见、摸得着” “这里既能玩水降温,还能参与‘水枪大战’‘泡沫之夏’,暑假每周都想来。”在颍州区澳林水世界,中学生吴若雅抱着游泳圈,身后是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开业一个月左右,这座水乐园已接待游客1.7万人次。负责人张震笑着说:“我们还筹备了大型泼水活动,就是要让大家玩得尽兴。” 这样的“清凉消费”热潮,正是颍州区紧扣夏日消费需求,构建消费吸引力体系的生动缩影。为了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夏日乐趣,颍州区精心打造“音乐+赛事+美食”三大品牌矩阵,让消费热度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颍州区,音乐IP早已融入城市日常。“一城暖阳”城市音乐会走进社区广场;街头野歌会为普通人提供歌唱舞台;职工歌手大奖赛点燃职场人的激情;200余场零门槛文化活动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城市肌理,吸引120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为了看一场音乐会,我们专程从徐州来到阜阳,顺便逛了双清湾、吃了格拉条,感觉这座城市特别有活力。”江苏游客小祖说。 赛事IP则让运动激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动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的箭矢划破长空;广场舞大赛的阿姨们舞姿矫健;趣味荧光跑让夜晚的街道变成欢乐海洋;“村BA”让乡村球场围满呐喊助威的观众。“以前晚上吃完饭就在小区遛弯,现在可以来看看比赛,顺便在周边餐馆吃点夜宵,热闹得很!”家住清河宋街附近的市民刘先生接受采访时,手里还提着刚买的卤味。 在颍州区,这种“赛事+街区”的联动模式,直接带动周边商户客流量增长约30%,全区暑期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8%,直接拉动消费近20亿元。 美食IP更让“颍州味道”香飘千里。在“超级皖”美食争霸赛阜阳城市选拔赛现场,“厨神”们颠勺翻锅的火光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农夫集市里的新鲜蔬果带着泥土清香,11.9万人次现场打卡“舌尖上的颍州”。“既能吃美食,又能看表演,孩子攥着糖画不肯走,我还买了两斤手工麻片当伴手礼。”市民王女士脸上满是笑意。这场活动不仅让街区商户营收超2200万元、较平日增长150%,更让颍州美食通过超1000万人次观看的线上直播“出圈”。不少外地网友留言:“下次去颍州,一定要把这些美食吃个遍。” 培育融合场景 让消费承载力“有温度、有新意” “傍晚坐在草坪上吃火锅,孩子在旁边游乐场玩,不用跑远就能享受露营,太适合我们这种‘上班族’了。”位于颍州区颍西街道的八亩粮田·趣露营基地,市民韩红正和家人围坐在露天餐桌旁,桌上的火锅蒸腾着热气,不远处的儿童游乐场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谁能想到,这片热闹的营地过去是一片闲置土地。自去年10月完成改造后,这里摇身变成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新消费场景——露天火锅区的帐篷串灯点亮夜色,烧烤架上的肉串滋滋冒香,孩子们在小型儿童游乐场尽情玩耍。 从“沉睡空间”到“网红打卡地”,这里成了许多市民周末休闲的新选择。“离市区很近,平常年轻人下班会来喝杯咖啡、聊聊天,周末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玩。”阜阳八亩粮田·趣露营店长一边指引客人入座,一边介绍:“忙的时候一天最大接待量能达到400人左右。” 像这样“变废为宝”的场景,在颍州区还有不少。颍州区始终坚持“保留城市记忆、激活空间价值”的理念,让闲置资源迸发新活力。原颍州区粮库经过改造,成为6000平方米的城市消费新空间,孵化出“纸盒厂”大市集、“一城暖阳”原创音乐基地等业态,带动500余人就业,进一步丰富了“近城休闲”消费选择。 除了激活闲置空间,颍州区还通过“首发经济”持续培育消费热点:引入80多家知名连锁品牌“首店”,培育“阜阳好礼”“颍州味道”“颍州甄选”区域公共品牌;阜阳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更成为“网红打卡点”,“胖东来”爆款商品、特色糕点熟食等常被抢购一空。“以前买东西总想着去外地,现在家门口就有好店,店员还帮我把东西送到车上,太贴心了!”市民李女士提着满满一袋商品,笑着竖起大拇指。 夜幕降临,“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双清湾水街更显热闹,“夜食+夜娱+夜购+夜游”的复合业态让这里越夜越精彩。140多家商户的霓虹灯牌次第亮起,滨水酒吧的驻唱歌手弹起吉他,游客在亲水步道上悠然漫步。“我们专门提供凉爽果茶和醇厚咖啡,每天接待顾客约300人,让大家在夏天有个歇脚的好去处。”商户王福标说。另一边,火锅店店长周鹏飞忙着招呼客人:“我们准备了夏日套餐,客流量比之前增长30%,每天晚上都要排队。”“我最爱坐夜游游船,水幕投影放着阜阳的故事,晚风一吹,所有燥热都没了。”市民袁晓涵坐在船头,手里拿着刚买的文创小灯。 强化服务保障 让消费生命力“能持续、可延伸” 颍州区多家影院联合线上购票平台推出优惠票,还设置观影套餐,让市民以优惠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据统计,这个暑期,颍州区电影市场持续火热,票房收入达1335.9万元,位居全市第一,观影人次达40.5万,较去年增加8.5万人次。 繁荣的暑期电影市场,有效带动了餐饮、零售、娱乐等领域的消费。颍州区文旅、商务等有关部门联合,大力发展“电影+消费”“IP+消费”等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营造放心消费氛围。阜阳商厦时代广场卡游工作人员余晨曦介绍,看完电影买周边,成了标配。“《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后,我们上新了这部电影的卡片、毛绒玩具、零钱包、盲盒等衍生商品,不少顾客专程前来购买。” 从影院消费到全域热潮,颍州区正用“精准施策+联动服务”让消费热度“升温”。 在需求端,颍州区瞄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发放超700万元惠民消费券,覆盖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演艺等重点业态,直接带动综合消费过亿元,更将满减、折扣与“超级皖”、啤酒节、七夕文化嘉年华结合,带动商圈营收增长30%以上。“下班和朋友约着吃烧烤、喝冷饮,用消费券省了50块钱,很划算。”市民徐晴晴说。 在运营端,颍州区注重“联动效应”,通过一场活动带动多重消费。比如,景区对应届中高考生推出免票或半价政策,联动阜阳城市圈县区打造10条跨区域暑期精品旅游线路;参与“侬好·沪外走走去阜阳”推介活动,引入上海旅游团、马来西亚入境团到颍州品美食、观美景、感人文;推出10款“音乐节+景区”联票、48款剪纸彩陶等非遗文创产品,其中剪纸元素应援手环销量突破10万件;通过搭建便民集市、开展现场有奖互动等方式,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推广,让“一场活动”撬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在服务保障端,颍州区则用“贴心”留住游客。为应对大型活动的客流高峰,颍州区专门设立大型群体活动指挥部,统筹宣传、文旅、公安、城管、医疗等多个部门。6000余人次负责安保工作,5000余名“迎客松”志愿者随处可见,从引导停车到解答咨询,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这些保障措施看似是“后台工作”,却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体验质量和停留时间。“从下高铁就有志愿者指引,还能领伴手礼,住的酒店离水街近,阜阳太会留客了!”来自合肥的游客小周说。 水乐园的浪花、粮仓公社的咖啡香、双清湾的夜游灯,正在颍州共同织就一幅“文旅体商融合、夏日经济沸腾”的画卷,更让夏日经济的热度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颍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玉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做优主题活动品牌,让颍州成为高质量区域文旅消费‘引力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