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巷虽小,却关乎市民日常生活,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路。一条条小街巷看似不起眼,却承载着市民家门口的幸福。随着阜城百巷改造工程不断推进,一条条整洁有序的小巷,让城市的“里子”靓了起来。 文明创建 环境提升 一条整洁的巷道笔直延伸,路面上交通标线指示分明,道路一旁的车辆整齐停放,一眼望去,环境整洁有序,令人舒心……9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颍州区清河东路附近的富康巷和菜园巷,这一幕景象映入眼帘。行走在改造后的街巷中,焕然一新的气象随处可见,街巷内曾经的破旧坑洼小路,如今变得平坦整洁。 “几个月前,这里的路还没有修好。到了下雨天,道路上堆放的垃圾杂物,气味蔓延,很不舒服。”在富康巷内,今年71岁的市民黄林对记者说。作为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的老居民,黄林表示,近期他深刻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巨大变化。“道路清洁了,破损的地方都修好了,下水道的盖板也都完善好了,下雨路面也不积水了。现在我们出来散步,心情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黄林对记者说。 “垃圾有了收集处,解决了附近居民生活的大问题。”在菜园巷内,24岁的市民高和义对记者说。巷内每隔几步便能看到路边设置的“垃圾分类收集点”,分门别类收集垃圾,垃圾箱造型别致,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高和义表示,小巷以前收垃圾的点很少,沿街居民习惯性往巷内角落一扔,堆成一堆,很不卫生。如今,大家都主动到垃圾分类点扔垃圾,自觉维护小巷环境清洁。高和义说:“环境变好了,人的文明程度也提升了。这么好的道路,谁也不想把它弄脏啊。” 记者从颍州区重点工程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部门对富康巷、菜园巷等地的主巷水泥路面进行了“白加黑”,集中处理了路面破损,盖板损坏,下水道清淤等问题。改造后的街巷新面貌,受到沿街居民的热烈欢迎。 一巷一策 惠民解难题 新装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让往日晚间漆黑的小巷道路从此有了光明。街巷内随处可见的移动花箱,芬芳馥郁愈发动人。在富康巷内,随着一项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让居住在小巷内的居民感受到了最贴心的变化。这些因地制宜的设计和施工,把改造改在了市民的心坎上。 “目前,富康巷及其支巷完成的路面硬化已经修复了1万多平方米,立面改造有2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34个,清淤下水道1000多米,还在支巷内安装了14个监控探头,进一步完善了设施建设。”颍州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工程股股长王小吉告诉记者。此外,富康巷内,经过沿街立面改造,小巷墙面色彩统一,干净养眼;杆线整治正在进行,一抬头便能感受小巷内秩序规范、环境整洁……崭新的变化,来自于颍州区精准施策,针对每个小巷的特点进行改造。 “在今年百巷改造工程建设中,各职能部门和社区干部齐抓共管,根据老旧小区实际情况,精准摸排,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根据百姓意见,把改造落在痛点难点,切实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说:“改造当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巷一策’工作思路,量身定制整治方案,实施硬化、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序化,让老旧街巷环境整洁、设施齐全、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目前,完善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颍州区目前有52个街巷完成改造,还有5个在建中,具体是小王庄巷南北路 1 巷(含支巷)、西湖北路(白衣桥社区)南段、二村常代巷及支巷、东岳东巷及支巷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