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希望能帮更多孩子走好人生路

2020-10-15 10:1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294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高红 /文 王彪 /摄|来自: 颍州晚报

  人物简介:
  
  张永兴,65岁,退休前是颍州区国税局的一名干部;退休后任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讲师、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讲师、市老子文化研究协会会长。
  
  头发花白、身材削瘦,一走进熟悉的讲堂,他眼神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国学讲师张永兴。潜心研究老子《道德经》多年,创作出了百万字的著作《老子的家教智慧》;长期关注家庭教育研究,举办公益讲座近百场,用传统国学为家长和青少年解读家教方法。
  
  近日,记者专访了这位心系家庭教育的老人,分享他的家教智慧。
  
  孩子染上不良习性,与其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关
  
  记者:我了解到,您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建树,您是何时开始进行家庭教育研究的?
  
  张永兴:我进入颍州区国税局工作前,曾从事过几年教育工作。当时,我在一个小学带课,班里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自律性较差,我就因势利导,在一段时间内实行一个制度,不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对此,有很多家长反对,提出质疑:孩子不写作业,怎样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家长没有看到的是,我不强制要求学生写作业,但让他们每人找出一道课本难题,如果能“难倒”我,就能获得奖励。孩子想“刁难”老师,就要用心看书,这不就是学习的过程吗?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表达,家长在教育中与其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不如学会去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2007年,我的孙女出生,我更加关注家庭教育,2012年,我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家长学校建设研修班,2016年还参加了第一期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师资培训班学习,考核合格后取得证书。
  
  记者:在您看来,家教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张永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在我看来,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染上不良习性,与其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很多孩子犯错惹祸的起因,不在外部,恰恰源于家庭内部。
  
  家庭教育千头万绪,但其核心一定是孩子道德习惯养成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就牵住了家庭教育的“牛鼻子”。对此,当孩子道德方面出现偏颇时,家长要立马“拨乱反正”,防止小错酿成大祸,保证家庭风清气正。
  
  每天凌晨都要研读,仔细揣摩每句话、每个字
  
  记者:为何在您的讲座中,总离不开对《道德经》的解读?
  
  张永兴:20多年前,我在翻阅书籍时读到《道德经》,从此迷恋上。《道德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数千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久弥新。我觉得,它是教育人们道德习惯养成的好教材。
  
  特别是经过细致研读,我发现老子的不少智慧与家教不谋而合,甚至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能提供很好的借鉴。《道德经》里面,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家庭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金玉良言。
  
  多年来,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我每天凌晨4点到6点,都要研读《道德经》,仔细揣摩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一旦有所感悟,便立刻用笔记录下来。今年8月份,我市刚刚成立阜阳老子文化研究会,我担任会长,以后也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您怎么想到把《道德经》编写成教材和书籍?
  
  张永兴:通过多年研究,我发现,现在社会大众对传统经典的内容非常生疏,读不顺畅也不明白其中的涵义,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这也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道坎。
  
  2014年,我编写了《诗解老子道德经》。在这本书中,我把《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内容,演化成了八十一首诗,五言诗文体,既可朗诵也可谱上音符歌唱,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已累计出版了两万多册。
  
  后来,我又针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反思,把对国学尤其是“老子思想”的研究融入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多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创作出了百万字的著作《老子的家教智慧》;并为立德树人专门出版了《道德经点津》一书。疫情期间,我还将以前的资料整合分类,针对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学龄段的青少年,整编了63本校本教材。包括学生用书、老师用书和校长用书。
  
  希望通过努力  帮助更多孩子走好人生路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义务举办公益讲座,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张永兴: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家庭教育工作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有这样一件事,之前,有位姓邓的女士听过一次我的讲座,她有3个孩子,自己对教育这块存在很多疑惑。讲座结束后,她没有留下我的联系方式,事后她辗转联系上了我。她在微信里很激动,提出想再听一次讲座。后来的讲座中,我们见了面,谈到自己以往的教育误区时,她流下了眼泪。
  
  我当时深受感触。其实,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就是多年来我坚持进行家教宣讲的动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好人生道路。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不该去做。应该做的事,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做;不该做的事,也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是坚决不能做。
  
  我觉得,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决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顽瘴痼疾,严禁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把全部心思都用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上,传承红色基因,使他们从小树立起听党话、跟党走,热爱人民、奉献国家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