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四十个世界粮食日。15日,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举办“科技赋能 爱粮节粮”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展示了粮库的“绿色储粮”技术。 氮气气调,实现绿色储粮走进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制氮室,两台制氮设备连接几个硕大的罐体,构成了一组制氮机组。 “空气经过压缩分离,依次经过四个罐体形成高纯度氮气,然后经过管道充气进入粮仓,置换出粮堆内的空气,使氮气浓度长期保持在95%以上。”工作人员介绍。 那么,氮气是如何充入粮仓的呢?在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的粮仓内,记者看到墙体上装有凹槽,可以固定塑料薄膜。如果把塑料薄膜拉开,就把下方的粮堆罩了进去,形成“气囊”。随后,氮气从管道充入,形成一个“氮气囊”,把下方的粮堆包裹进去。 氮气气调的好处是,可抑制粮食自身的呼吸代谢,减少粮食干物质流失,达到保鲜作用,保证安全存储;同时抑制害虫呼吸和霉菌生长繁殖,实现虫霉物理防治,避免使用化学药品熏蒸治虫,从而实现绿色储粮。 空调控温,让粮食安全度夏在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的粮仓四壁,还有一排排体型巨大的空调。 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粮食安全度夏,他们采用空调制冷降低仓温粮温,仓温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平均粮温可控制在16摄氏度以内,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延缓了粮食陈化速度,从而达到安全储存。 此外,在夏季,粮堆内部温度低,上层温度高,有时易出现粮食表层发热、生虫。 “这个时候,‘内环流控温’就起作用了。”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保温管和环流风机将通风地笼、粮堆和仓内空气相连,形成气体运行的闭合回路,将粮堆中心的冷气抽到上部空间去,使仓温和表层较高粮温逐渐变凉。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粮仓都安装了保温门窗,仓内还采用了隔热吊顶,在夏季可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上升幅度。 在线监控,实时查看仓内粮情在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监控室,工作人员随机调动智能化粮仓的高清摄像头,放大20多倍后,一粒粒小麦看得清清楚楚。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粮堆中,以5米距离为网格,架设了4层约300个测温点,内外还有两个湿度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实时向分公司和集团总部回传数据;传感器能实时采集、分析、预警仓内粮食温度的细微变化,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处理。 “为适应社会对优质、绿色粮源需求发展趋势,我们在继续用好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四合一’技术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实施中储粮科技发展5年规划,积极推广使用氮气气调、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等技术,极大提高了仓储保管的科技含量,节约成本、减少损耗、降低劳动强度效果明显。”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保管的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率100%、储存品质宜存率100%、质量达标率100%。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