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偏僻小乡村念活“产业经”

2020-10-19 09:26| 编辑: 戴斐 | 查看: 2345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阜阳日报

  从2017年3月开始,家住颍泉区伍明镇王寨村的章伟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家门口的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粘鼠板。3年多来,靠着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和600元的就业补贴,她不仅实现了脱贫,3个孩子的生活学习也没了烦恼,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王寨村地处颍泉区北部边缘,三县区交界之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2014年,王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11%,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定点帮扶王寨村以来,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指导该村先后建成光伏电站、扶贫车间等,引入阜阳市奇翔日用品有限公司进驻扶贫车间,帮助包括章伟伟在内的13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2万元的租金收入。
  
  驻村工作队以“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引进颍泉区志强植保专业合作社,带动258户贫困户种植特色中药材凤仙花,并发展红薯生产和传统粉丝加工,形成千亩中药材和千亩红薯生产基地,打造了“凤仙花海、粉丝之乡”名片。
  
  此外,王寨村还通过入股方式,拿出110万元产业资金支持颍泉区新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年产1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每年可获得产业分红18万元,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截至2019年底,王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到25.61万元,人均年收入增长到近1.1万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通过发展产业,增强了脱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引来了源头‘活水’。”王寨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徐杰说,依托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村里多次组织“两委”班子到省委党校学习,在持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的同时,也把新思想、新理念带回乡村,服务当地发展。
  
  产业发展日益红火,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又投入近200万元,强化王寨村“双基”建设。目前,村主要干道两侧安装了路灯,改造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养老服务站、残疾人康复中心、卫生室等,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