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我作为县里选派的脱贫帮扶责任人第一次来到旧西社区马元村,去熟悉走访5户帮扶对象。 我首先来到丁大哥家,门口的小黑狗对我一阵狂吠。一个50多岁、身材消瘦的男人呵斥着小狗,把我迎进门。这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因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建造了新房。时令虽是暖春,但丁大哥依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聊天中得知,丁大哥患有哮喘病,不能受风寒。我一边询问丁大哥平时吃什么药,一边拿出扶贫材料,告诉丁大哥,让他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哪些脱贫政策。丁大嫂忙碌着,在我们身边转来转去,嘴中不知在念叨什么,一会儿拾掇院中的杂物,一会儿拿起扫帚扫地,一会儿又让丁大哥去商店帮她买袋盐。从她的表情中判断,我似乎不太受欢迎。由于是第一次来,也不能待太久,我告辞了。 返回的公交车上,丁大嫂的举动让我反思,是对扶贫政策不了解?还是生活上有什么难题?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是帮扶人应该了解并帮助解决的。我决定,第二天再去。在聊天中得知丁大哥由于长期吃药,导致胃不舒服,而山楂药丸可助消化,于是我买了几盒山楂药丸。 第二天我到了丁大哥家门口,迎接我的依然是那只小黑狗。丁大嫂闻声出来,我笑着说:“大嫂,我又来了!”“来就来吧!”丁大嫂说:“我去叫他回来。”转身走了。趁此时,我环顾四周,观察房间的摆设。后墙放着平常人家惯有的条几方桌,上方是一幅松鹤延年的中堂,西墙是几张奖状,东边的墙上贴有一张印刷的山水画。我又走进厨房,灶台是白色瓷砖贴面,不锈钢锅盖擦得锃亮。院子的南边是改造过的水厕,干净无异味。脚步声响,丁大哥他们回来了。院中落座,我指着厨房说:“大嫂真勤快,锅台锅盖擦得能照人影。”大嫂一乐,说:“老头子有病,我哪也去不了,在家就干这些活。”“大哥平常都是吃啥药?”我接过话题,询问丁大哥的病情,把“351、180”等健康脱贫政策一一向他们解释,两人连连点头说:“嗯、嗯,这下明白了。以前又签名又按指纹,虽然政策都享受了,但不知道啥意思。” 我接着又把精准扶贫综合保险的内容做了讲解。丁大哥拿出扶贫手册,我逐条翻看,里面记录规范,补贴到位。“我眼花看不见字,社区说的我又记不住,希望你多来几趟,好好跟我讲讲。”丁大哥拉着我的手说:“我明白以后,再给别人讲。共产党的政策好,咱一定要宣传宣传啊。”我笑着说:“我天天来,你不怕打扰吗?”“欢迎常来打扰。”笑声中,我向他们道别。 回到家中,心中愉悦,被丁大哥的朴实善良所感染,也让我对帮扶工作有了信心。我挥毫泼墨,抒发心情,不多时,一幅山水画跃然纸上,层峦叠嶂,树木葱茏,一条瀑布自山间倾泄而下,让人由衷赞美这大美河山,更希望这世上再也没有贫穷和灾难。第二天,我把这幅画送到装裱店装裱好。 又一个星期天,我带着装裱好的山水画和水泥钉第三次来到丁大哥家,那只忠实的小黑狗摇着尾巴,向我表示友好。丁大哥接过画,挂在了墙上,连声感谢:“我家蓬荜生辉了。”丁大嫂从厨房里端出热腾腾的玉米棒塞到我手里说:“才掰的玉米,尝尝鲜。现在,老头子也有工作了。在批发大市场做保洁员,累不着,工资还不少呢。你大哥的病也不怕,政策好,咱慢慢治。”“到点了,我该走了。”丁大哥扛起扫帚,骑上三轮车上班去了。看着知足乐观的他们,我由衷感动。相信有了帮扶对象的信任与理解,鼓励与支持,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