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张建华:从挖煤工人到裱画师

2020-11-24 09:31|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846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来自: 颍州晚报

  11月12日,在颍州区京九街道办事处邢集社区的一栋小楼里,今年56岁的张建华将手机支架放置在正对书桌的位置,打开快手APP,提起毛笔铺开宣纸作画,开始了直播。
  
  张建华直播不为带货,只是与网友交流书画,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裱画师。他从事裱画已经30年,是中国美协安徽分会会员、阜阳市美协会员。
  
  刻苦钻研赢得业内认可
  
  张建华是阜南县朱寨人,幼年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二姑家的邻居在画画,觉得很有意思,决定自学绘画。家境贫寒买不起作画工具,他便用羊毛做成毛笔,自制染料当颜料,火纸当画纸,一有空便对着户外的风景动物作画。
  
  初中没毕业,张建华便早早踏入社会,在亲戚介绍下到淮北临涣矿做了煤矿工人,忙于生计放弃了画画这个爱好。一次矿上举行职工书画展,装裱精美的书画作品让张建华眼前一亮,能不能学习裱画?
  
  不久,张建华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山东济南工艺装裱学院的招生广告。按照报纸上的地址,他带着全部存款5000多元赶了过去。
  
  1990年10月,张建华结束了学习返回淮北,办理了停薪留职,在家闭门练习,同时免费为人裱画。一段时间的义务裱画后,张建华的技艺渐渐得到圈内认可。后来他干脆辞去了矿上工作,一心一意从事裱画行业。
  
  希望裱画技艺得到传承
  
  1997年,张建华返回家乡,在清河路文化一条街开了间店,专做裱画。很快,凭借过硬的技艺,以及对书画作品的独到理解,张建华的裱画技艺在阜阳文化圈渐渐得到认同,店里的客人也逐渐增多。
  
  张建华已经从事裱画行业整整30年。在知名度与收入提升的同时,他也有些许遗憾:如今从事手工裱画的人越来越少了!
  
  张建华说,裱画是个磨工夫的手艺。一幅合格的手工装裱作品,大致流程便有拓画心、上墙、下墙、裁画心、下材料、粘画、覆背、再上墙、下墙、打磨、修边、上天地杆等12项。“三分画,七分裱,好的书画作品,唯有好的装裱才能赋予真正的灵魂,”在他看来,手工裱画这项传统技艺,应该伴随着书画等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