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李田生:再苦也不能让孩子辍学

2021-1-4 10:03| 编辑: 戴斐 | 查看: 1158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张玲芝|来自: 阜阳日报

  “班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走出学生小蓉的家门,李田生暗暗发誓说。
  
  40岁的李田生是临泉县白庙镇中心校的一名教师。有段时间,他发现班里一名叫小蓉的学生变得非常沉默,成绩也快速下滑。后来,他便接到了孩子妈妈打来的电话,“不打算让孩子读书了。”
  
  “我连忙到小蓉家走访。原来她的爷爷偏瘫、母亲半身不遂,全家仅靠爸爸一人打工挣钱,家里已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田生落泪了,当即表示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所有开销,“再苦也不能让孩子辍学。”
  
  从那以后,李田生常常来到小蓉家,辅导作业,帮助解决困难。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小蓉童真的脸庞又有了往日的笑容。
  
  李田生是临泉县鲖城镇人,1995年的一次意外导致他胳膊肘受伤,后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致使身体肌肉萎缩,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2001年大学毕业后,李田生成为一名教师,走进白庙镇中心校任教。
  
  李田生长年担任班主任,针对班里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他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每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一旦发现问题,他便及时和孩子家长沟通解决。李田生格外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多次捐款捐物资助他们继续学业。在帮扶过程中,他还非常注重对贫困学生家长的心理疏导,宣传国家扶贫政策,鼓励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因重度残疾、智障等辍学的少年儿童一般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李田生负责送教上门的是镇上一名叫小浩的孩子。小浩智力残疾,双手不能自如运动,口齿吐字不清。李田生翻阅相关书籍,研究制定了适合孩子身体实际的教学辅导计划。他还经常给小浩购买小玩具、小礼品,久而久之,两人成为了好朋友。经过一年多的关爱和辅导,小浩不仅精神状态有了很大转变,而且还能独立书写一些简单汉字。
  
  “我曾经得到过许多热心人的帮助,更能理解‘帮助’的含义。”近两年,李田生接连被授予“最美临泉人”“阜阳好人”等荣誉称号,对此他淡淡地说,“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是我的追求。我不希望仅仅被看作老师,更希望成为孩子们最亲近的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