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全国成绩突出女民警”王君: 坚守打拐一线 让更多孩子早点回家

2021-3-23 10:0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767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王雅涵 蒋庆丰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日前,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发文,通报表扬100名成绩突出女民警、100名好警嫂和100名爱警母亲。其中,颍上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直属中队队长王君被评为全国成绩突出女民警。  

  20多年来,王君一直坚守在打拐一线,共协助破获涉拐案件28起,解救寻回妇女儿童143名,遣返外籍妇女11名;2017年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8年获评全省杰出人民警察,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此次载誉而归,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帮19名被拐儿童
  
  找到亲生父母
  
  记者:打拐工作有哪些挑战或困难?
  
  王君:从2000年起,我开始从事打拐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失踪儿童比较多,但信息化比较落后,工作存在很多挑战。群众报案的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很多孩子丢失的时间较长,能提供的有效线索很少,这造成了部分拐卖案难以侦破。
  
  近年来,公安部开展了打拐专项行动,群众的报案意识增强了,但很多被拐孩子的父母不在了,有的只有单亲在世,造成单亲的血样入库难以比对。
  
  今年,公安部在全国开展“团圆行动”,我们将对打拐DNA数据库进行全面梳理,对父母寻找孩子的或者是孩子寻找父母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对互联网及各种寻亲网站的线索进行排查,从中筛选有价值的线索。
  
  记者:在办理涉拐案件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
  
  王君:多年来,我一共协助破获涉拐案件28起,解救寻回妇女儿童143名,帮19名被拐卖的儿童找到亲生父母。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某一家。2016年李某夫妇来报案,1993年,他们4岁的儿子在上海火车站走失,他们希望帮忙查找。问明情况后,我们立即采集夫妻二人DNA录入打拐库进行比对。
  
  经过比对、核查,发现信息与六安市一名叫孙某的人较吻合。很快,打拐办根据信息先后在六安、上海等地查找,最终在上海找到孙某并与其沟通核实。但孙某坚称自己是被遗弃的,不愿与亲生父母相认。经过几番思想工作后,孙某最终同意与父母相认。时隔20多年,李某一家人再次欢聚一堂。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李某夫妇就带着锦旗来向我们致谢。
  
  只要更多家庭能团聚
  
  苦点累点也值得
  
  记者:从事打拐工作这么多年,是什么支撑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王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为了寻找孩子,有些父母倾其所有、四处奔波。还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失踪,父母离异,家破人亡。每当接触到这些受害者的家庭,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早点回到父母的身边,是我工作的目标。
  
  好在从事打拐工作20多年来,帮助很多失踪儿童回到了父母身边。每当这时,我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哪怕我们苦一点累一点,只要能让更多家庭团聚,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记者:获得“全国成绩突出女民警”荣誉有何感想,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王君: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当然,荣誉只代表过去,我会以此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牢记使命,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继续用心、用情为民服务。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来做。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