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城市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位于颍泉区红星路渡口安置区的好邻里智慧菜场已经是人来人往。这个去年12月投入运营的农贸市场明亮整洁、蔬果飘香,解决了周边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以前买菜都得跑到小区南边的菜市场,距离远不说,菜品也不多。”市民张开军说,好邻里智慧菜场启用后,下了楼就能买到各种新鲜蔬菜,方便不说,卫生条件也很好。 好邻里智慧菜场占地2200多平方米,分4个区域,入驻商户46家,肉类、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我们这个农贸市场按照商超标准打造,配备了通风、空调、智能管理等软硬件系统,目的就是优化环境,提升市民消费体验。”市场负责人孙先生说。 新型农贸市场给市民带来良好购物体验的同时,也让不少经营商户受益良多。“这个菜市场,一进来感觉就不一样,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我们卖菜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蔬菜经营户王宇告诉记者,环境好了,每天的销售额也跟着增加,“有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块钱。” 农贸市场关系到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影响着市民的满意度、幸福感。 近年来,我市把打造舒心菜市作为民生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事项,持续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提升,着力打造精品工程,让商户舒心经营、百姓放心购物。 地处颍淮大道与双清路交口的天马农贸市场,是一处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市场。因年久失修,市场内供电、排水、防雨、道路、消防等基础设施出现不同程度老化,亟待升级改造。 去年,天马农贸市场被列入阜城农贸市场改造计划,并于7月底正式启动“农改超”工程。“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我们都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一改往日脏乱差的旧貌。”市场管理方告诉记者,如今的市场设施齐备、管理规范,划分了水产区、蔬菜区、冷冻区、鲜肉区、熟食区、豆制品区、水果区、自产自销区等多个功能区,并在西南角设置了商贩专用停车场,可同时停放100多辆运货电动三轮车。 “市场焕然一新,来这边买菜,整体的感觉就是干净、整洁、有序。”市民朱萍说。 菜篮虽小,连着民心。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阜城已改造建设农贸市场22个。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农贸市场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融合新科技、新元素的现代化标准化农贸市场将相继走进阜城百姓的生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