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蓄动能开新局 工业投资涌热潮

2021-3-25 09:57| 编辑: 戴斐 | 查看: 2153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朱国平 实习生 王蕊|来自: 阜阳日报

  春风拂大地,走进阜阳各工业园区,企业车间机器轰鸣,项目现场火热施工,一派朝气蓬勃的繁忙景象。
  
  开局看开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围绕增强发展后劲下好“先手棋”,在抓细抓实项目建设和调度上狠下功夫,有力推动全市工业和技改投资快速回升。1-2月份,全市工业和技改投资双双实现“开门红”,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5%,增速较去年底分别提升67.1、55.2个百分点。
  
  作为界首市节能环保产业提档升级重点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南都华拓年产6GWh新能源锂电池项目自去年6月份开工以来,快马加鞭建设,有望5月份试生产,下线第一批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5亿元。
  
  与此同时,由南都电源旗下华铂科技新材料投资2亿元打造的技改项目——废旧铅蓄电池全组分清洁高效利用成套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也已开工,项目将形成年产精铅及铅合金网带20万吨、锑氧粉1800吨等生产能力。
  
  新项目的上马,让南都电源在阜阳界首高新区投资项目的体量进一步加大,推动当地形成“铅电+锂电”的双闭合循环。
  
  大项目牵引大升级。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产业兴城、工业强市,狠抓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上马,为我市工业经济开新局积蓄澎湃动能。
  
  昊源化工在异地迁建中加大技改投资力度,目前,一二期年产26万吨苯乙烯项目等相继投产,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4亿元。当前,昊源化工年产30万吨可降解塑料(PBAT)、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年产30万吨双氧水等三期项目正在建设,年产20万吨聚碳酸酯等四期项目即将实施,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围绕本地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我市各地都在谋划并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在颍上县,安徽嘉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屏生产项目已经开建并计划年内竣工,每年可生产液晶显示屏500万套;在阜南县,安徽中联中康机械有限公司聚焦市场需求旺盛的塔式起重机、升降机等工程设备,投资2.2亿余元建设的年产3000台机械设备项目已投产,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有望突破6亿元;在界首市,中能电源、骆驼集团都将上马电池项目,建成后将分别形成年产336万千伏安时铅酸蓄电池、400万千伏安时汽车启动电池的能力……“尽管工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但由于去年同期复工复产节奏进一步加快,全市工业和技改投资基数迅速增长,后期维持高位增长压力较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产业兴城、工业强市不动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两翼”,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年、优良作风建设年“两个年”,持之以恒推动工业投资、技改升级,以投资推动优势产业升级换代、拉长长板、做大做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