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9日,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蔓延的形势下,皖北阜阳爆发了著名的武装起义,成立了皖北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皖北工农红军。 作为安徽省第一个革命政权,皖北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与中共皖北特委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党的八七会议召开后,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促进了阜阳地方和驻军中党的活动的开展。按照河南省委的决定,南汉宸在杨虎城部队中成立中共杨军特委(亦称皖北特委),南汉宸任书记。1928年2月9日召开会议,产生临时皖北特委,临时皖北特委书记为韦金(魏野畴)。 起义前夕皖北特委召开会议的旧址——阜阳会老堂 3月9日,皖北特委向中共报告建议“皖北在临时省委之下,可设一特别委员会。”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安徽政治状况及党的工作方针决议案》,决定在全省划四个中心区域,第四中心区域阜阳,“包括颍上、太和、亳州、凤台、蒙城、涡阳,再东北至河南属之永城,江苏属之肖县,横贯江苏、河南两省。”全区内设皖北特别委员会。至此,中共皖北特委列入全国党组织序列。 中共皖北特委成立后,皖北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到1928年3月底,已先后组建了阜阳县委、太和县委、蒙城县委、霍邱县委、亳县特分委和颍上特支,加上驻扎在当地的国民党第十九军(高桂滋部)和第十军内的党组织等,党员人数超过1000人,农民会员6万多人,农民赤卫队员3000多人。 4月初,中共皖北特委在阜阳召开各县县委和国民党第十九军党组织会议,制定起义计划。随后的4月9日凌晨,阜阳四九起义爆发,点燃了皖北革命的烈火。 可以这样说,中共皖北特委的成立,在阜阳党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不仅有效调整扩大了阜阳各县党组织,领导皖北土地革命和发动皖北农民武装暴动,更有力地促进了阜阳革命事业的发展。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