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民俗展览馆 一生收藏情

2021-5-19 10:1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633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潘金铭 实习生 张琳涵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阜阳日报

  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军旗、农民暴动冷兵器、各式各样的农具、不计其数的老物件……走进颍泉区闻集镇船来船往民俗展览馆,上万件藏品映入眼帘。
  
  包含大量红色文化教育的收藏品,全部出自展馆负责人桑勇之手。今年3月,颍泉区文旅体局把这里命名为民俗展览馆,为宣传红色文化,留住历史记忆,增添了生动教材。
  
  红色文物来之不易
  
  展览馆位于颍泉试验区大宁村东小陶庄。记者见到56岁的桑勇时,他正在二楼展厅擦拭藏品上的灰尘。见有人来访,桑勇放下手头的工作,向记者介绍重要藏品及背后的故事,珍爱之情溢于言表。
  
  不到120平方米的红色展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红色老物件:毛主席纪念章、毛主席画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类油画……整间藏室浏览下来,思绪被带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这是1954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收藏时费了一番功夫。”桑勇一边当向导,一边介绍藏品的来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位退休老干部家见到了新中国这本最早的宪法单行本,萌生了收藏的念头。但是,被这位老干部婉言拒绝了。
  
  桑勇并没有放弃,多次登门拜访后,老干部被他的诚心打动,决定以200块钱的价格转让。“那时候自己没钱,一本书200多块钱,当时对我来说太过昂贵。”桑勇说,犹豫片刻后,他毅然买下这本宪法著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当时得不到这本书,以后或许就没有机会了。”
  
  痴心收藏老物件
  
  从收藏烟标开始,到收藏火柴盒、酒瓶、邮票,再到收藏农耕用具、旧时生活用具、红色历史文化实物资料等,几十年间,桑勇收集的物品越来越丰富,总数达上万件。
  
  桑勇说,他只收不卖,不管买家给的价格多高,他也不肯出让,导致家里收藏的老物件越来越多,甚至“堆积如山”。为此,桑勇建造了一栋四层楼房,专门存放收藏品。
  
  “我这个展览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就是想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尽一份力。”桑勇说。“淘宝”背后故事多
  
  “几十年收藏经历,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好,也不会坚持这么久。”桑勇说,他平时除了做生意,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收藏上,在阜阳周边不停“淘宝”,哪里有好物件就往哪里去。
  
  展厅里,有一件特别珍贵的红军遗物——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军旗。旗的左边镶白布,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字样,旗帜中央缝着一个金黄色五角星,五角星内绘有镰刀和斧头图案。这面军旗,历经岁月洗礼,虽然略显褪色,但依然清晰夺目。
  
  “这面军旗是我10多年前在太和县清浅镇找到的。”桑勇说,他在清浅镇“淘宝”时,路过一个农户家,看到这面旗被用来遮盖物品,仔细看过后才发现是红十军军旗。桑勇当时非常激动,这可是非常珍贵的红色文物。
  
  据主人说,这面军旗是祖辈传下来的,具体来历他并不清楚。“这户人家可能不知道这面军旗的价值,当时我就买了下来。”桑勇说。
  
  类似的“淘宝”经历,还有很多。一次,桑勇在一个老人家中看到一把日本军刀,当即就与老人沟通,希望能买下来,但无论他给出多高价格,老人都不愿意卖。但桑勇不死心,前前后后与老人谈了9年,终于打动了老人。
  
  “还有这块金表,买的时候花了很多钱,后来卖家给出更高的价格想要买走,我都没同意。”桑勇说,收藏品不能以价格来衡量,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卖。这是他收藏老物件坚持的原则。
  
  桑勇告诉记者:“我的孩子都不喜欢收藏。现在办了这个展览馆,能让藏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