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你发现吗?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了

2021-7-13 08:1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417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周姗姗 /文 徐丹丹 /摄|来自: 颍州晚报

  近日,微博话题“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越来越贵”引发热议。阜城不少市民也反映,自己租用充电宝,每小时的价格已从去年的2元涨到3元甚至更高。对此,专家建议商家让利消费者,以便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本地共享充电宝3元/小时成常态
  
  近日,记者在人民路、颍河路等商圈走访发现,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包括怪兽、街电、来电、小电、美团、积电等10余种品牌。计价方式略有差别,3元/小时已经成为常态,个别场所涨至5元/小时。
  
  7月8日上午10点,人民路香港财富广场店负一层入口处的两台怪兽充电宝柜机亮着灯,扫码显示计价规则为3分钟内免费、3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30元。大润发一楼服务台摆放的小电充电显示5分钟内免费、超出5分钟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3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30元,总封顶99元。其中,最贵的是火车站售票大厅的怪兽充电,每小时达5元。
  
  对于共享充电宝涨价,不少市民并不认可。“我记得2014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刚进入阜阳市场的价格是0.5元/小时,有的还免费,去年的价格已经涨至每小时2元,今年又涨到3元。”市民赵女士不满地说,买一个充电宝也不过50多块钱,以后出门一定自带。
  
  价格上涨是普遍趋势
  
  阜城几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客服人员均表示,“大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启动了新一轮集体涨价”。但因为收费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区域、不同商家门店有不同的运营策略,收费标准也不一致。而涨价往往是由多方原因综合导致,比如商家要求调高定价以获取更高的分成收入,渠道运营成本太高等。
  
  其中,来电共享充电宝企业安徽区域客服人员表示,该品牌是2014年最早一批进入阜阳市场的,当时定价为0.5元/小时。共享充电宝投放到商家,要给商家不同的入场费和利益分红,目前阜阳区域企业给商家的分红比例从70%到90%不等。现在本地市场共享充电宝品牌众多,商家一般会选择分红较高的品牌合作,导致共享充电宝企业只能通过涨价来提高自身的利润率。
  
  这位客服人员的回应,记者从本地商家处得到了印证。位于人民路商圈的一家小龙虾店店主王老板说,前几年共享充电宝刚上市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共享充电宝在本地各类商店全面铺开,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他通过和企业商谈,争取到了8成分红。“我家店铺开了十几年,生意一直不错,给充电宝企业带来不少客流,更多分红也理所应当。”
  
  频繁涨价,用户是否流失呢?据来电企业业内人员表示,目前用户没有明显流失,因为通过前期的市场铺垫,共享充电宝成为部分用户的习惯和“刚需”。但采访中,有市民认为,不断涨价,这是共享经济在不断试探用户对价格的容忍度,最终将突破用户承受价格的心理底线,导致用户流失。
  
  建议将更多利润
  
  让利于消费者
  
  共享充电宝价格调整是否受相关部门监管?对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共享充电宝投入市场以来,价格一直有所变化。最近,消费者对涨价敏感主要是因为消费者习惯逐渐养成,熟悉了之前的价格,所以在不同场景中感到涨价明显。目前本地市场的共享充电宝定价尚不在政府定价范围内,属于市场调节价格,企业具有自主定价权。只要不涉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共享充电宝的定价应由正常市场竞争决定。
  
  记者又通过市消保委了解到,共享充电宝企业需要明码标价、收费标准事先明示,提供充电宝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阜阳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余许友认为,共享经济本身带有一定公益性。眼下,共享充电宝企业入场费高、给商户的分红高,商户悄悄拿了“大头”,并没有从社会层面创造更多的价值。建议商家可以采取带头降价、积分兑换充电等方式,将更多利润让利于消费者,以吸引客流,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另外,建议政府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门槛设置得更高,严格控制数量,按照类似公益组织的管理模式,采取共享准入制度,严惩恶性竞争,同时确保公众知情权。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