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两端稳步回升,新兴动能加快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7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洪安艳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489.1亿元,同比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4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555.6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754.1亿元,增长11.9%。 夏季粮油再获丰收、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工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增势良好,夏季粮油再获丰收。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9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居全省第5位。其中,小麦单产、总产分别增长0.9%、1.5%;油菜籽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4.2%、5.7%;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5.1%、6.5%。 此外,肉和牛奶的产量分别达到30万吨、4701吨,增长29.1%、14.5%。备受关注的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生猪出栏267.8万头,增长41.0%。 工业生产同样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7.2%。重点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0%,医药制造业增长27.2%。新兴产业增幅更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8%,均高于规上工业产值10个百分点以上。 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1.0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利润总额60.0亿元、同比增长39.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消费上千亿元台阶、出口和重点行业投资高增长 “三架马车”持续“给力” 经济势头好不好、动力足不足,还要看消费、投资、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看消费,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8.0亿元,同比增长29.7%,增幅居全省第5位。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09.2亿元,增长2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8.8亿元,增长30.2%。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8%,汽车类增长38.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2.9%。 “线上”销售表现亮眼,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9.1亿元,增长82.1%,两年平均增长76.6%。 看出口,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9.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出口7.6亿美元,增长28.9%。 再看看投资,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1%;按领域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0%;分行业看,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83.8%,教育投资增长5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2.7%,制造业投资增长27.1%。 居民收入增幅“跑赢GDP”,消费价格保持平稳 “钱袋子”鼓起获得感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同时,居民获得感随着“跑赢GDP”的收入增长而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2元,同比增长14.3%,增幅居全省第6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8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8元,增长16.3%,增幅居全省第4位。 可支配的收入涨了,居民消费价格依然保持平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同比上涨幅度无一超过2%,上涨幅度最大的交通和通信价格、食品烟酒价格,分别上涨2.0%、1.4%;居民最为关注的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下降0.3%、0.1%。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0%,畜肉价格下降8.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3.3个百分点。 洪安艳表示,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下阶段,应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