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市统计局发布《阜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2021-8-12 17:30| 编辑: 訾音 | 查看: 1968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洪安艳 刘倩倩

作为农业大市,阜阳人口绝大多数在县域,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实力,因此阜阳经济发展的基础潜力在县域,动能活力在县域,优势后劲也在县域。近日,市统计局发布了阜阳市2020年社科规划课题——《阜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对我市县域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70%的人口,生产总值占比近70%

县域拥有庞大的辖区面积和人口基数,内需增长潜力巨大,探究县域经济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务实之举。目前,阜阳市共有5个县(市),县域面积816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0.7%;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607.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4.0%。

“十三五”时期,各县市凝心聚力谋跨越、开拓进取促转型、深化改革添活力、抢抓机遇增后劲,全市县域竞相发展。2020年,阜阳市县域生产总值1922.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8.5%,占比比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太和县、颍上县生产总值超400亿元,临泉县、界首县超300亿元,阜南县超280亿元。从增速看,5个县(市)居全省位次均靠前(全省59个县市),其中阜南县、界首市并列居全省第6位,太和县居第21位,临泉县、颍上县并列居第24位。“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下同),各县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7.0%以上,均超全省年均增速(7.3%),有3个县市超全市年均增速(8.0%)。其中,界首市年均增幅最高(增长9.8%),分别高于全省、全市2.5个、1.8个百分点;太和县年均增长8.5%;颍上县年均增长8.2%。分产业看,各县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顺势用力,年均增速均在3.0%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蓄势聚力,年均增速均在8.0%以上;第三产业乘势发力,年均增速均在9.0%以上。

“十三五”时期,各县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稳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阜阳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8.9:40.9:40.2调整为2020年的16.2:38.6:45.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5.0个百分点。分县市看,第一产业占比临泉县下降最快,下降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颍上县下降最快,下降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颍上县提升最快,提升7.9个百分点。全市除界首市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格局外其余均为“三二一”型,其中临泉县三产比重达50.0%以上,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三产比重均达45.0%以上。

粮食比重80%以上、工业增加值62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9.6亿元

我市县域三大产业发展良好,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服务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时期,各县市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阜阳县域粮食年产量均稳定在420吨以上,占全市粮食的比重均在80%以上。2020年,县域农林牧渔总产值625.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9.6%;县域农业机械总动力574.7千瓦,占全市的78.7%;县域农用拖拉机动力312.9千瓦,占全市的81.6%;农业小型拖拉机动力117.2千瓦,占全市的93.0%。

“十三五”时期,各县市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实体经济。2020年,阜阳县域工业增加值626.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2.6%,比全市占比高2.8个百分点;占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的84.5%,比全市占比高4.0个百分点。分县市看,界首市、太和县、颍上县发展突出,其工业化率分别高于全市县域20.9个、4.4个、1.0个百分点;其工业增加值占二产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县域12.7个、7.1个、5.7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57个,比2015年增加174个,占全市的比重(74.7%)比2015年提高4.8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各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在8.0%以上。其中,界首市最高,年均增长12.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太和县(11.6%)、颍上县(9.7%)分别高于全市2.4个、0.5个百分点。

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2020年,阜阳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69.6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45.2%,比2015年提高5.0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各县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在9.0%以上,其中临泉县、阜南县年均增速均在10.0%以上(分别增长10.8%、10.1%),分别高于全市三产年均增速1.2个、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三产年均增速2.9个、2.2个百分点;太和县、颍上县均年均增长9.7%,分别高于全市、全省0.1个、1.8个百分点;界首市年均增长9.0%,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5.4亿元,财政收入161.7亿元

近年来,我市县域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消费市场日益活跃。2020年,阜阳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5.4亿元,比2015年增加495.8亿元,年均增长12.2%。“十三五”时期,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均在11.0%以上,其中界首市增长最快,增长12.5%,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十三五”时期,各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均在19%以上,特别是2016-2017年,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界首市年均增速均达30%以上,分别增长36.7%、31.6%、32.1%、34.5%,分别高于全市9.3个、4.2个、4.7个、7.1个百分点。进出口稳步增长。“十三五”时期,阜阳县域进出口总额51.5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4.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5.2%,比“十二五”时期提高了8.8个百分点;县域实际利用外资5.9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1.3%。

财政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阜阳县域财政收入161.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6.7%,比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8亿元,占县域财政收入的6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5亿元的县有4个(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界首市),比2015年(仅有太和县和颍上县)增加2个。“十三五”时期,全市县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2%。居民收入稳快增长。“十三五”时期,各县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在9.0%以上。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在7.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在9.5%以上。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