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社区文明家庭李树林 李树林,男,汉族,1950年5月生,中共党员,小学文化,现居太和县城关镇刘元社区张庄。1968年3月应召入伍,在兰州军区下属部队二十一训练基地服役,服役期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71年退役后转入四川峨眉国营五二五厂,负责后勤工作,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1985年转入核工业总公司仪征分公司,连续数年被公司评选为先进典型,并于1989年荣立三等功一次,1996年被推选为中国核工业华兴第五次党代表。1999年,调往浙江嘉兴核电站项目部负责后勤工作。2002年因父亲年迈体衰需人照顾、家庭需要提前退休,返回安徽太和老家。 出生于贫苦人家的李树林,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智力缺陷,三弟年龄较小,还有三个妹妹,为了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李树林在外奔波劳作了半辈子。在外多年,李树林省吃俭用,每月工资大半寄回家中,自己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看到全家老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三弟在李树林的帮助下盖房娶妻,李树林也倍感欣慰。2000年,不幸降临到了李树林的家,儿子车祸重伤,全身粉碎性骨折并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在医院昏迷27天才苏醒过来,为给儿子治病,李树林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全家的重担再次落到了李树林身上,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把艰难困苦当作最好的磨练,鼓励家人感恩社会,传递温暖,家人也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参加辖区志愿服务活动。 2002年退休返乡,本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但习惯了操劳的老李终究还是闲不下来,在太和中医院、派出所等单位先后干了十余年后勤工作。多年来,李树林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岗位,都踏实勤勉,甘于奉献,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赞誉。可是,多年的劳累让他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等病症。2019年工作时,李树林突发脑梗,病愈出院后,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老李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这才停止了工作。虽然人休息了,但奉献却未止步。2020年4月底前,每年为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志愿活动达到300多个小时。70岁的他和蔼而慈祥,衣着简单朴素,看似与普通老人无异,可又精神抖擞,目光如炬。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而来,还在刘元社区义务宣传春节期间禁燃禁放的李树林,转身便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作为一名老党员,李树林冲锋在前,乐于为群众分忧解难,为疫情捐款600元,还主动请缨到本村卡点站岗,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严守卡点出入制度,有些村民开始不理解,抱怨他工作太认真,笑话他“死心眼”,可就是他这股倔劲和以身作则的服务精神,带动了本村多名党员和群众自觉加入疫情防控前线。老李一连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了80多天,不分黑夜白天,在休息时间还为执勤工作人员运送食物,更自费提供纯净水、消毒喷壶、抽纸等物品。 当被问及无私奉献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源自何处时,这位已迈入古稀之年的老人眼里泛着星光:“我时刻记着当初入党时的宣誓,随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其实我做的也都是平凡的小事,党和人民给了我那么多荣誉,我要以此为动力,继续发挥余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十年来,积极发扬雷锋精神,以赤子情怀奉献党的事业,多次为灾区群众捐款、无偿献血、义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据悉,老人近期已向社区提出申请,想在附近交通繁忙的路口执勤,志愿维持道路交通秩序。“其实我还有一个心愿,与家人商量我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这样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