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第二届文明家庭庄效宇:脱贫攻坚扶贫路 奋进路上幸福家

2021-3-16 16:53| 编辑: 刘黎 | 查看: 16119| 评论: 0

    西汉著名礼学家戴圣曾说: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家风和谐、德育治家、相敬相爱的家庭,它就是在颍东区扶贫开发局工作的庄效宇同志的家。
  
  一、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庄效宇同志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先后在枣庄镇中心校、颍东区扶贫开发局工作。
  
  2007年至2014年间,她七年如一日扎根于基层教育工作,从未有过怨言。在枣庄中心校任教期间,先后获得区级教师业务大赛二等奖,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是一名教学能力强,深受同事夸赞、学生和家长喜爱的优秀教师。
  
  2014年,受到脱贫攻坚的号召,庄效宇同志主动要求调到颍东区扶贫开发局工作,至今,又是近七年的时间。开展社会扶贫工作以来,她一直认真工作,颍东区的县域结对帮扶工作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安徽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等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面对艰巨而光荣的扶贫开发任务,庄效宇同志从没有因工作艰巨、任务繁重而抱怨,即使在家庭有重大变故期间仍坚守岗位,从未请过假。2016年2月份,庄效宇同志的丈夫突然咳嗽吐血,辗转市人民医院及蚌埠附属医院才得知是肺部原因造成,可就诊一阶段后仍不见好转,于是连夜赶到上海中山医院,最终确定是心脏瓣膜的原因导致的咳血,并在上海做了心脏瓣膜手术,而本应该在丈夫身边守候陪伴的她,却由于工作任务紧难以抽身和孩子需要照料的原因,没能陪着丈夫做手术,这件事,直到今天讲来她仍愧疚在心。
  
  二、互敬互爱 和谐维家
  
  在夫妻相处上,庄效宇同志有自己的诀窍。在处理家庭重大事项时,夫妻俩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在孩子的教育上,夫妻俩注重对孩子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勤劳善良、讲文明懂礼貌等品质。同时,注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每天辅导孩子作业,陪孩子一起学习,鼓励孩子阅读有利于学习的课外书,到了周末还会陪孩子到图书馆、博物馆,开拓孩子的视野,在夫妻俩的精心教育下,孩子被学校评为优秀大队委,还获得了三好学生、学习之星的称号,钢琴考级通过全国8级的考级证书,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在孝亲敬老上,庄效宇同志也是模范子女。孟子曾说过: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父母辛劳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做子女的应该孝顺父母。由于公公过度劳累,脊椎压迫导致难以正常行走,这么多年来,她一直精心照顾公公,即使工作再忙也会按时陪公公做磁共振,理疗,忙完以后再赶回单位加班处理工作上的事情,风雨无阻。
  
  三、家风文明 邻里团结
  
  在庄效宇同志的家里,一直提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晚辈尊重、孝顺长辈,长辈关心、爱护晚辈。夫妻俩始终坚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以诚相待众多的亲戚朋友。
  
  一家人在生活中热心、善良,和邻居们都一直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经常互相帮忙,解决家庭中困难。有次天黑,庄效宇同志下楼去扔垃圾,看到二楼的邻居家,门敞开着屋内一片漆黑,心内嘀咕难道是进贼了,于是走进屋内喊了几声邻居的姓名,却无人答复,担心邻居的她立刻拨打了邻居的电话,这才知道邻居是忙着去接孩子,忘记锁门拔钥匙了,邻居接过孩子回来后忙答谢。
  
  四、勤俭节约 热心公益
  
  在日常生活中,庄效宇同志夫妻俩也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他们经常教育孩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家人都文明餐饮,坚持光盘行动;同时,坚持适度消费,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能源资源。
  
  在工作上,庄效宇同志也热心公益,利用社会扶贫工作的平台,积极组织社会企业、爱心人士为贫困户及贫困学生募捐生活、学习用品。在全国扶贫日期间,组织一百多家企业、单位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进行社会扶贫捐赠活动。在今年3月份,又动员10家区直部门(个人)捐赠闲置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学习用品等物品,用于帮扶疫情期间贫困家庭学生线上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的送去关心。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庄效宇同志要求自己在单位做优秀职工,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她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在扶贫路上心系贫困户,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不断奋进,她的幸福文明小家庭也是文明和谐大社会的缩影,她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断奋进,不仅幸福着小家,也幸福着大家。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