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及时知晓村务动态怎么办?意见诉求得不到及时受理怎么办?村务村情不能有效接受群众监督怎么办……在阜南县,“智慧村里”的出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阜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64万人外出务工。去年以来,为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沟通难题,该县利用“智慧阜南”APP开发“智慧村里”板块,通过搭建网上村委会,架设干群“连心桥”,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了为民办实事的闪亮名片。 近日,在地城镇刘楼村,一条350米长的新修水泥路顺利通车。这条道路连着村里的十几户人家,此前一直是泥巴路,村民雨天出行非常不便。两个月前,有人通过“智慧村里”反映了修路的诉求,镇村干部看到后,便组织人员实地查看,并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落实了相关工作。 “智慧村里”板块还设置了“线上村务”“先锋园地”“务农互助”“外出务工”等栏目,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发出《致在外务工父老乡亲的宽心信》为例,仅在今年午收期间,阜南县各地就帮助在外务工人员、老弱病残户、五保户等4563户群众代收夏粮3万多亩。 这么好的办事平台,群众找不到怎么办?不用担心,阜南县创新设置“一村一码”嵌入村庄标识牌,并在村里的小广场、小超市广泛张贴,方便群众“码上知”“码上说”“码上问”“码上办”。 在“智慧村里”板块成功运行的基础上,阜南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运用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有力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组数据说明成效:截至目前,“智慧村里”所在的“智慧阜南”APP已累计注册用户85.3万名,总访问次数591万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2.72万条,回应率达89.1%,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1.24万个;“先锋园地”累计发帖11.4万条,收到群众建言献策9000余条。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