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信用体系建设部署要求,加强统筹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责任分工,强化调度推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平台建设持续优化。目前,市信用平台已归集43个市直单位、企事业单位、8个县市区政府以及社保、公积金、供电、供水、供气、公共自行车等领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信用数据2.1亿条、“双公示”信息114.3万条、“红黑名单”3.9万条。 信用核查广泛应用。信用核查已嵌入市直单位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各环节,全面开展信用信息查询工作。截至目前,信用查询13.7万余条,900余家企业因涉及不良信息,在申报专项资金和评先评优中,受到减少补贴金额甚至被取消申报资格等相应限制。 联合奖惩机制不断完善。我市联合奖惩系统嵌入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自动化发起-响应-反馈的工作流程,涉及联合奖惩机制化领域数量2003个。“让守信者处处受益、使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联合奖惩大格局加速构建,全市已归集联合奖惩案例11000余例。 信用应用加快拓展。推进多元化信用信息应用,大力提升“信易+”惠民便企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开发“信易贷”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动和引导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登录平台,发布融资需求,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重点民生领域,拓展“信易游”“信易批”“信易阅”“信易医”等多场景应用,推进信用在家政养老、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等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扩大受惠主体。 相关链接: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3月份以来,全市共有223家交通运输行业企业1年内违法次数超过10次,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治理对象。 阜阳两级法院持续推进执行联动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机制,今年以来,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773人次,限制高消费30745人次。 市民政局强化社会组织信用公开机制,2018年以来,依法打击整治17批次35个非法社会组织,净化社会组织发展和信用环境。 人民银行阜阳中心支行持续开展征信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共设信用报告查询点22个,布放自助查询机25个;今年前11个月,累计为市民提供查询服务25.8万人次。 市市场监管局扎实高效组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抽查任务1844项,抽查发现问题占26.09%。2021年全市依法清理吊销一批长期未经营市场主体520家,降低了年报企业基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