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之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渐露峥嵘。本报记者 张洪 摄 政策是资源、是机遇、是动力,有着不可估量的放大效应。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和省给予了阜阳发展多种政策支持。 抢抓机遇、用好政策,阜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促进产业融入升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速资源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成长。 政策利好不断,机遇优势叠加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聚焦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皖北等欠发达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安排沪苏浙三区五市,重点围绕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加强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7个方面,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皖北八市。其中,江苏省苏州市同阜阳“结对子”。这将进一步加快阜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更好促进阜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阜阳地处南京、武汉、合肥、郑州等大城市“围空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长三角联动中原城市群桥头堡、中原城市群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阜阳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政策机遇、增添了新的更大优势: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发挥蚌埠、信阳、阜阳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强淮安、盐城、徐州、蚌埠、商丘、阜阳、信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支持信阳、驻马店、漯河、淮安、蚌埠、菏泽、临沂、阜阳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阜阳为京津冀——粤港澳交通主轴重要节点,进一步巩固了阜阳在全国交通主轴中的重要节点地位。 ——在《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阜阳定位为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之后,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将阜阳与中部其他五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列,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区域重点城市,并提出,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 省级层面也对阜阳发展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 ——2020年1月,《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公布,明确提出,阜阳等皖北城市要强化结对共建,夯实承接基础、优化承接环境,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2020年2月,《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明确提升阜阳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支持阜阳打造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前不久召开的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进一步明确支持阜阳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首次在省级层面提出“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 “阜阳进入了战略叠加、优势凸显的机遇窗口期。”今年9月,阜阳市第六次党代会在深入分析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面临的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对阜阳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纵观全局,阜阳迎来了追赶跨越的历史拐点,只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众志成城、接续奋斗,阜阳就一定能成为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把握政策机遇,发展乘势而上 把握叠加的历史性机遇,用好国家和省给予的多种政策支持,阜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促进产业融入升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速资源要素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 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历史性机遇,阜阳持续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理念、机制、项目对接,聚焦强化“三个战略区块链接”,大力推进城市结对共建、城区对口合作、省际园区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阜阳各县市区与沪苏浙合作实现全覆盖,在产业发展、卫生健康、干部培训等领域与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等长三角中心区常态化开展战略合作,并设立了上海临港集团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阜阳分区。 用足用好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政策,阜阳加快构建以1个省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为核心、7个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1+7”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体系,阜合现代产业园成为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今年1-9月份,阜阳在建总投资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701个,到位资金1006.4亿元,同比增长38.5%;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34个,到位资金773.4亿元,同比增长33.2%,增幅全省第一;在建总投资亿元以上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238个,到位资金359.7亿元。 政策机遇赋能,阜阳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 “十三五”期间,阜阳GDP进入全国百强,近十年GDP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位。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居全国第73位、全省第3位,入选全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市,城市基础设施居全国第25位、全省第2位,城市金融竞争力居全国第83位、全省第3位。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榜单中,阜阳在全国293个地级市中名列第67位,皖北之首。 今年前三季度,阜阳GDP2300.4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超全省0.2个百分点、超全国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民间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12项指标增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迎来追赶跨越历史拐点的阜阳,正在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一城”,矢志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追赶跨越、实现突破式跃升,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