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南县一男子在某医疗机构做针灸时发生断针,针头断在了皮下肌肉内。由于留在体内的断针约有3厘米,直径太过细小,一时无法取出。最终,经阜南县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多次定位,才在该男子肌肉深处找到游走的断针,通过手术取出。 1月18日中午,阜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5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表情痛苦,指着面部近耳朵处说:“这里特别疼,断了一根针在里面。”接诊的急诊科主任张建军立即询问详细情况。 原来,该患者因面神经麻痹,在某医疗机构做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医生拔针时出现了意外,其中一根针断在体内,从针眼处看不到一点痕迹。随即,该患者赶到县三院求治。 张建军根据断针处分析,患者说话、进食、大笑等面部肌肉活动时,断针都有可能发生移动,移动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因此必须尽快把断针取出。他立即联系影像科工作人员进行X光检查。但检查结果并不乐观:断针已经发生了移位,距原针刺点有一定距离。 怎么安全地把断针取出来呢? “由于断针较细,我们通过影像多次重复定位,最终借助体表放置的参照物,才确定了断针的准确位置。”张建军介绍,随后,手术正式开始。从定位、消毒、切口、探寻,到找到、取出、止血、面部美容缝合、包扎……1个小时后,该患者面部的断针终于被取出,长约3厘米。 张建军提醒,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既往监测数据表明,一次性使用针灸针存在超适应症使用的风险,少数医疗机构将一次性使用针灸针连接电针仪进行针灸治疗,通电使用后针灸针在患者体内断裂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患者针灸时应到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完成。一旦发生断针情况,不要紧张,减少活动,避免针陷入更深,同时尽快到正规医院取针,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