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到温树勤家中慰问 脱贫人员家门口就业 农历大年初四,阜南县柳沟镇岳桥村村民温树勤正准备出门走亲戚,恰逢县人社局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慰问,这让她心头一暖。 32岁的温树勤,婆婆身有残疾,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4岁,爱人在外务工,她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照顾孩子和婆婆,2019年4月,温树勤进入村就业帮扶车间——阜南县辉达服饰有限公司,于2020年初顺利脱贫。随后,她的公公也来到车间从事装卸工作。 “每月工资约4000元,县人社局给的扶贫岗位补贴每月590元,按时打到卡里。”温树勤笑着说,从她家到车间步行不过七八分钟,收入不错,还不耽误照顾家庭,这让她很满足。 “车间共有52名员工,大部分是附近村民,其中19人为脱贫户。”阜南县辉达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磊介绍。 阜南县人社局党组成员赵强介绍,近年来,该县积极利用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34个,车间主要从事纺织、食品加工、箱包、电子设备制造等。共带动就业87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44人。此外,全县就业帮扶基地76家,共带动就业人数101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18人。 大力扶持就业帮扶车间 春节前,入驻阜南县地城镇高郢村就业帮扶车间的阜南县义昌隆工艺品有限公司接到了一批订单,但时间紧,任务重。于是,车间把其中的4万只挎包、8000只化妆包交给了地城镇李集村就业帮扶车间生产。 李集村就业帮扶车间由于种种原因效益下滑,而高郢村就业帮扶车间阜南县义昌隆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不足。镇社保所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从中牵线搭桥,双方结成“对子”,高郢村就业帮扶车间拿订单,分出一部分给李集村就业帮扶车间加工,可谓一举多得:既解决了高郢村就业帮扶车间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又“盘活”了李集村就业帮扶车间。 除了想方设法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壮大、转型升级,县政府及人社等相关部门,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扶持政策依旧在延续。比如,带贫补贴,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以工代训补贴,每人每月200元(不超过6个月);创业补贴,一次性奖补5000元等。 “留在家乡,不走了” 春节前,家住阜南县许堂乡东方村的丁青荣返乡,收到了县人社部门印发的“就业创业政策明白纸”,还有阜南县经济开发区岗位汇编小册子。 丁青荣是脱贫户,现年30多岁,返乡前一直在广东一家针织企业工作。“在县经济开发区有几家针织大企业,我已经跟他们联系,他们一听说我有工作经验,都同意接收。”丁青荣说,待遇能达到月工资5000多元,有各种保险,她准备年后选择一家留在阜南上班。 为进一步促进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阜南县人社局在春节前后印发了30万份“就业创业政策明白纸”,还搜集了阜南经济开发区59家企业4110个就业岗位编印成册,发到乡镇及就业困难群体手中。 此外,该局还按照今年度“五彩祥云”接您回家方案中“云招聘”的要求,在年初七、初八、初九、初十、正月十六,举办五场直播带岗招聘会,推介县里的就业政策及优质岗位。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