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留在家乡创业 不再“伤离别”

2022-2-8 08:59| 编辑: 刘黎 | 查看: 7192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来自: 颍州晚报

   
  6日一大早,王帅军看着站在家门口的妻儿,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村庄,奔赴上海打工。对于一年只在春节回家的王帅军来说,最大的乡愁,就是和家人分别时的不舍。好在,这种不舍,即将结束。“明年准备回家乡创业,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今年34岁的王帅军,家住颍州区九龙镇,育有一儿一女。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儿子一年级。“之前都是父母在家看孩子,我和爱人在上海一家工厂打工,干了十多年,两个人每月收入两万多元。 ”
  
  父母一边带孩子一边种点蔬菜卖,日子越过越好,可王帅军还是牵挂他们。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一年前,妻子留在家乡,他独自返回上海打工。
  
  “外出十多年,尽管日子越来越好,也攒了一些钱,可总觉得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都是问题。”王帅军说,妻子回家后,在阜城买了套120多平方米的新房,“今年6月份,新房就可以交付了。”
  
  王帅军告诉记者,明年就让孩子到阜城上学,“我有皮制品养护技术,准备在阜城开家专门的干洗店,做皮衣、皮鞋、皮包等皮制品的洗涤、养护。回家创业,再也不用年年和家人挥泪告别了。”
  
  每年春节过后,我市有许多和王帅军一样的外出务工者,忍着不舍,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而每年,也有一部分外出务工者,学到一技之长后返乡,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家住颍州区西湖镇的李强就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打工15年的他,几年前在阜城紫禁城小区买了一套房子,让孩子返乡上学。2021年春季开学前,他结束了打工生涯,利用积累的资金,和他人合资,在阜城开了家中档茶餐厅。“现在生意挺好,一家四口都在一起,再也不用分离了。”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引凤还巢”,营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条件,推出系列鼓励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出打工人员回家乡就业、创业。
  
  据市市场监管局统计,2020年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98977户,其中内资企业968户、私营企业31779户、个体工商户6560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28户,增量全省领先;2021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5万户,总量达70.3万户,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近半为个体工商户。据不完全统计,新增的个体工商户中,返乡创业者超过三分之一。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