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根棉签,棉质的脑袋、木头的身体,很平凡。 我是一根棉签,却参与了一场新冠肺炎核酸采样与检测,惊心动魄。 我是一根棉签,用小小的身体见证了这场疫情中阜城的防疫速度。 一根棉签,一次连接,这端是安是危,依靠另一端的分秒必争。下面,就跟着我开启这场“奇幻漂流”吧…… 第一站 生命的起点:上户口、分宿舍 曾经的我,出生后一直孤身一人被封印在一个密封袋中。 直到被一名采样“大白”取出来,还没来得及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就被迅速送进一个前来采集核酸的居民嘴巴里,从他的咽部取出了咽和扁桃体的分泌物。 就这样,我有了户口,身份信息就是被采样人的信息,采样条码就是我的身份证号。我也有了一个新的住所——一根长长的充满粉色液体的管子。这是一个集体宿舍,在这里我认识了十几位朋友,大家很快便熟络起来。第二站 生命的中转:保存和转运 很快,我们宿舍就被放入了运输袋,和其他宿舍一起转入一个蓝色转运箱,被运送到了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的“基因扩增实验室”。 因为,我们所携带咽和扁桃体分泌物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在4℃条件下保存不能超过24小时,如果超时,就必须保存在-70℃的冰柜里。为了保证病毒的活性,必须被尽快送到实验室。在送达实验室前,我们的行程信息也将被全程记录。第三站 实验室历险:样本提取和扩增 完成交接后,我们进入了“核酸提取室”。检测人员先是对我们的宿舍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消毒,然后排队等待检测。 在等待过程中,我看到隔壁写着“体系配制室”的房间里,也有一位检测人员在不停地忙碌,把一些贴着模板、引物探针、dNTP标签的试剂配制到一起,通过传递窗传送到了“核酸提取室”。哦,原来这也是PCR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正想着,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有人开始将我们充分“搅拌”……停止了震动后,我和兄弟们紧张到瑟瑟发抖。 这时,一根尖尖的枪头插进宿舍,吸走了一些液体。随后,我看到这些液体和提取试剂混合,被放进了一台叫做核酸提取仪的仪器,经过20分钟的提取、洗脱后,最终提取出了混合有十几根棉签携带的遗传物质——核酸。 随后,这些核酸被加入到配好的新冠病毒荧光PCR扩增体系中,进行基因扩增,这一过程需要1个多小时。第四站 生命的终点:灭菌和焚烧 终于,检测结果出来了。如果有一个兄弟携带了新冠病毒,宿舍就会被严格控制起来,得重新经历一遍涡旋、振荡,还得进行基因测序……但是这一切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了,因为我们宿舍没有检测出新冠病毒。 我的记忆终止在一个黑暗而闷热的空间里。这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我们被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高压蒸汽灭菌后,我们能够被安全地带出实验室,暂放在医疗废弃物暂存间,最后会被转运到专门的处置场所进行高温焚烧处理…… 我的生命结束了,但所传递的信息会在检测结束后反馈到大数据平台,再推送到每一位被采样人员的手机上。 我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五个小时。但在这个旅程中,我结识了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人员。他们在深夜和我们相识,明知很危险,但仍然愿意与我们相处和交流,细心、耐心地完成每一次实验操作。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