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3岁孩子患病休克,两位好心人帮忙送医 “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我姐姐的儿子来说却是救命之恩。”昨日,市民丁女士向颍州晚报新闻热线2256110求助称,23年前,她姐姐3岁的儿子因休克急需就医,两个好心人开车送他们到医院。但由于事情紧急,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来得及向对方说。希望颍州晚报帮忙寻找这两位好心人,向他们表达感谢。 儿子服药后休克,好心人开车送医 丁女士的姐姐叫丁翠兰,今年64岁,目前定居在亳州。 昨日,通过丁女士,记者联系上了丁翠兰。 丁翠兰告诉记者,1999年4月,她3岁的儿子感冒发烧,丈夫在药店购买了一种消炎药给儿子服用,不料服药后突然休克。夫妻俩吓坏了,抱着儿子就往医院跑。 当时,丁翠兰家住阜城永昌商城附近。丁翠兰说,当他们夫妻俩抱着孩子行至清河路附近时,看到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路边,于是急忙上前寻求帮助。 “当时车内有两人,其中司机是位20多岁的男青年,另一名女同志不到40岁。”丁翠兰说,车内两人很热情地让他们立即上车,然后向医院开去,一路上还不停地安慰他们夫妻俩。 儿子恢复意识后,好心人悄悄离开 很快,这辆白色面包车便到了六纺医院。经过医生抢救,孩子恢复了意识。看到孩子没事,开白色面包车的男青年和那位女同志才悄悄离开。 “当时,我和爱人精神高度紧张,只顾着孩子,直到他们离开,才想起我们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丁翠兰说,这个疏忽让她20多年来一直很自责。 但是,丁翠兰记下了白色面包车车牌号后三位数字是335。“我隐约记得是皖K00335。”后来,丈夫有一次在街上也见到过这辆车,立即上前询问,但司机已不是原来的那个青年。他只打听到,这辆车可能是中国银行阜阳分行的车。 23年来,从未忘记过恩人 因为工作原因,2000年,丁翠兰随同丈夫搬到了亳州居住。 如今,23年过去了,丁翠兰的儿子也成为了兰州大学一名研究生。但这件事,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丁翠兰遗忘,反而在心里越扎越深。 “如果没有他们帮忙,后果难以想象,每每想起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有时我会自责得彻夜难眠。”丁翠兰说,现在她找到恩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为一时无法赶到阜阳来,她特地委托在阜城居住的妹妹求助报社寻找恩人。 “我推测当时白色面包车里的两人应该是中国银行阜阳分行的工作人员。23年过去了,那位大姐应该退休了,当年的热心青年应该还在工作岗位上。”丁翠兰说,如果能找到恩人,她和丈夫将登门感谢,补上这份迟到了23年的心意。 如果您知道这两位好心人的情况,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56110与我们联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