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人照顾痴呆侄子近30年,她说: 时学颖为侄子丁成龙擦汗 不知不觉间,颍州区清河街道张大郢社区77岁居民时学颖已经照料因病导致痴呆的侄子丁成龙近30年。 社区干部不止一次和她商量,将丁成龙送到敬老院,减轻一些她的压力。但是,她总是摆摆手说:“我现在身体还行,等哪天我动不了了,再让他去敬老院吧。” 没有血缘的“母子”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时学颖家,丁成龙正蹲坐在门口,痴痴地望着天空。 “天热,擦擦吧。”时学颖拿着一条毛巾,细心为丁成龙擦去额头、脸庞上的汗珠。丁成龙虽然已经57岁,但在婶子眼中,他依旧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孩子。 “小时候,他可不是这个样子。”张大郢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宗军比丁成龙小2岁,两人曾是小学同学。在张宗军的记忆中,那时的丁成龙健康聪明,学习成绩在班里也位居前列。 1988年,丁成龙和村里一些年轻人一起去黑龙江打工。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整整两年,家里都没有收到丁成龙的消息。 至今,时学颖都说不清楚侄子丁成龙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事。“和他一起出去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后,丁成龙一直没有音信。”时学颖说,两年后,思念儿子的大哥一家,委托她的儿子前往黑龙江寻找丁成龙,经多方打听,最后才在一个偏僻的窑厂里找到了他。 丁成龙回来后,变得沉默寡言、痴痴呆呆,除了手中的一堆白条,两年打工一无所获。医院诊断后,认为他是被人欺负受了刺激,导致精神失常。 经过治疗后,丁成龙短暂好转过一段时间,但没多久病情再次复发,且更加严重,直至完全失去了正常思维和劳动能力。 1994年,丁成龙的父亲去世后,时学颖夫妇将全无生活能力的丁成龙接到家里照顾。 6年前,时学颖丈夫去世,照料侄子的重任全部压到了时学颖一个人身上。 希望他能清醒过来 这些年来,痴痴呆呆的丁成龙不能劳动,不会主动穿衣吃饭,甚至连话也不会说。时学颖把侄子丁成龙当成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精心照料,三个子女也都理解和支持母亲,有时还帮着照顾丁成龙。 前几年,丁成龙病情严重时,时学颖一不注意,他就失去了踪影。时学颖四处打听,直到把他找到带回家。对此,她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默默地帮侄子换衣、擦脸,低声念叨几句“可别再乱跑了”。 如果说时学颖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这些年来丁成龙从未开口说过话。“真希望有那么一天,他能清醒过来,像少年时那样,再喊我一声婶子。”时学颖说。 时学颖照顾侄子近30年不离不弃的事,在社区早已传为佳话。“如果不是有个好婶子照顾,估计他早就不在了。”张宗军说,时学颖虽然和丁成龙没有血缘关系,但在邻居看来,时学颖就像亲生母亲一样照顾着丁成龙。 不久前,阜阳智合济困公益协会会长张建军带着米、面、油等慰问品来到时学颖家,对她的无私大爱表示敬意。 如今,时学颖已77岁高龄,社区干部不止一次和她商量,将丁成龙送到敬老院,减轻一些她的压力。但是,她总是摆摆手说:“我现在身体还行,等哪天我动不了了,再让他去敬老院吧。”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