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政策是否精准直达,政策红利能否迅速“落袋”,是市场主体心心念念的事。今年以来,我市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收国有房屋租金,呵护经济“毛细血管”。今年上半年,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已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减免租金3468.27万元。(7月21日《颍州晚报》03版) 因疫情影响,市场主体面临一些经营困难,各地政府为此出台了不少纾困政策,像减免税收等都起到了雪中送炭的良效。这次阜阳国资“房东”减免租金达三千多万元,就是一项利民助企的好政策。 对困难企业来说,直接减免几个月的房租等于送真金白银,确实值得点赞。但这也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助企之策,仅是政府扶危济困的起点,并不是纾困的终点。市场主体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困难,本就是市场中的常见现象。雪中送炭式的纾困当然好,但只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全方位的常态化纾困体系,才是“帮人帮到底”的终途。 三年来,为对冲疫情的负面作用,国家和社会试行了一系列纾困良策。通过这些实践,有关部门应逐步完善一套长效且高效的纾困机制。比如,疫情之下减免房租等优抚政策,就可以经过充分考察、反复论证、各方讨论后形成一种法定式政策和办法,不断完善其在法定依据和程序上的法理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以便将来各企业在遭遇各种不测时,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忧脱困的常态化对策。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