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今夏还要热多久?

2022-8-3 09:36|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479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梅飞 实习生 蒋冰倩/文 王彪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高温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

  天气再热,如果时间不长,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就怕热得没完没了。因此,连续高温日数是衡量高温过程强度的重要标准。

  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曾出现过多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其中,1967年7月11日到9月3日,石台县出现连续55天的高温,为我省最长纪录,过程中32天最高温度达到或超过38℃,5天达到或者超过40℃,最高40.9℃。

  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阜阳历史最高温度极值为41.4℃,发生在1953年6月20日。据记载,阜阳历史同期日最高气温40.8℃,发生在1953年7月,并且连续高温日数达14天。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如果高温天持续3天以上,就称之为高温热浪。

  今年6月份以来,全国多地经历酷热天气。记者梳理发现,我市也多次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其中6月15日至6月21日,连续一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进入7月以来,我市分别于7月1日、10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7月12日、13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8月2日,我市再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此次高温天气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地区处于强大的暖性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一方面造成下沉增温,一方面有利于出现晴空辐射增温,加之大气干燥,白天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升温迅速。此环流形势稳定维持,导致北方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除去自然因素,在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热岛效应愈发明显。

  高温还要持续多久

  今年从7月上旬开始,全国多个地区继续发布高温预警,也就是今年还没入伏,就已经迎来十几天的连续高温。7月21日后,南方地区高温持续发展扩大,其中福建、江西、浙江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达到39——41℃。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掌控”下,南方地区仍将有高温天气。

  而7月以来,北方地区已经接连出现了5次强降雨过程,华北、黄淮、东北地区中南部及陕西等地的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了5成至2倍。在降水影响下,高温天气略有缓解,但受湿度、太阳辐射等方面影响,体感温度较高。

  今夏高温还要持续多久?今年7月16日入伏,8月25日出伏,一共40天,属于超长版的三伏天。俗语说: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此高温预计还要持续20天左右。

  2022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阴历时间是七月初十。立秋过后,随着气候的转变,温度会逐渐走低,凉爽的天气慢慢到来。

  而对于立秋,俗语说: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立秋还有公母之分,今年属于母立秋,立秋过后,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

  减少户外活动,防范高温热害

  今年进入盛夏后,为有效防控中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劳动安全健康权益,我市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市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工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防暑降温主体责任,预防发生职业性中暑事件。要代表劳动者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者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要督促用人单位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

  同时,市城乡建设局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建设系统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配置防暑降温用品等方式,确保建设系统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围绕夏季高温作业的建筑、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的关键场所、岗位,我市各级工会以及相关部门开展主题为“清凉度盛夏,安康伴我行”的“送清凉”活动,向从业人员送清凉物资、送政策宣传、送法律维权等,深入企业、班组、工地等,倾听职工呼声、关注职工诉求,协调解决高温一线职工现实困难;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送去高温慰问品,并积极拓展“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帮扶(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功能,为高温天气户外作业职工避暑休息提供便利,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困难。

  市总工会提醒,高温天气要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农业生产也要结合时节,做好各项田间管理,防范高温热害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