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到“十四五”末,软件业营收过百亿

2022-8-9 09:3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060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梅飞 实习生 蒋冰倩 刘致远|来自: 颍州晚报

  日前,我市制定《关于加快全市软件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不断激活数字产业化引擎动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阜阳经济社会发展赋智赋能。
  
  到“十四五”末营收过百亿
  
  方案提出,构建“1+3+N”的总体布局体系,以阜阳软件产业园为核心,以颍泉智能制造产业园软件基地、颍东岳家湖科创园软件基地、阜合园区软件产业园为骨干,以五县市软件产业园基地为补充,推动软件产业园多层次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加速成果转化,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软件产业园,使软件产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加快全市软件产业建设,我市有基础:阜阳软件产业园已于7月1日正式开园。园区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首期5万平方米,已交付2万平方米。目前猪八戒网、河姆渡等知名企业已入驻。阜阳软件产业园建成后,可集聚各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350家,营业收入达50亿元,税收3亿元,带动就业1.2万人。
  
  另外,今年5月,阜合园区软件产业园正式挂牌,规划建设以阜阳复旦科技园为核心集聚区。颍泉智能制造产业园软件基地、颍东岳家湖科创园软件基地正在规划设计中。
  
  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备,产业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融合支撑效益进一步突显,培育壮大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软件企业,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到“十四五”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以上,规上企业数量超过50家。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
  
  全市软件产业园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市场主体、锻造产业平台、实施创新驱动、推进数字赋能。
  
  方案要求,完善软件企业发展梯队,围绕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瞄准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机构和重大项目,借助龙头企业、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实行精准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部企业。
  
  依托阜阳师范大学、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技师学院等高校,加强与国内领先平台企业孵化基地合作,加快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提升创新孵化效能。
  
  在推进数字赋能方面,围绕工业产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培育一批工业软件服务企业。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参与“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鼓励企业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化数字在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环境监测、应急保障、治安防控等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服务。
  
  加强扶持,助力做强
  
  为加快我市软件产业园建设步伐,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支持软件产业园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当年新认定及第2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连续3次及以上通过认定的给予20万元奖励。对当年由市外整体迁到阜阳、有效期内的软件类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同时,对经省认定的首版次软件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经省认定的信息消费创新产品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每年遴选一批优秀智能硬件,分别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进入国家目录的创新产品给予100万元奖励。实施研发投入考核奖励,对软件产业企业根据研发投入总量、研发投入强度给予相应奖励。
  
  支持大数据相关企业参与数字阜阳、数字政府、城市大脑等数字城市应用场景建设,对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展数字城市应用场景创新项目投资300万元以上,具有示范意义且取得一定成效的择优按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为了强化人才招引培育,我市还将在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新增研发人员补贴以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