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右)把粉鸡打包好递到外卖小哥手 在阜阳,人们常常会用“叽咕”这个词来形容人头脑灵活。80后小伙李卫东就是这样一位爱捣鼓的年轻人,他做的“鸡咕粉鸡”因弹脆、柔嫩、汤清、味美等特点,征服了不少吃货的味蕾。“鸡咕粉鸡”,到底有多“叽咕”?8月17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颍州区金鹰巷的“鸡咕粉鸡”店,听李卫东说说他和粉鸡的故事。 “叽咕”小伙的粉鸡情缘 18岁之前,李卫东与粉鸡乃至烹饪都没有多少关联。2004年,李卫东应征入伍,进入当时的兰州军区某部队服役,不久后成为专门负责餐饮的勤务兵,此前从未摸过勺子的李卫东正式与餐饮结缘。 2006年,李卫东退役回到阜阳,应聘到当时的文峰宾馆餐饮部工作,厨艺得到进一步提升。2008年,李卫东跳槽到当时的“阿克曼”酒店,正式接触到粉鸡的制作技艺。 2021年7月,李卫东决定自主创业。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他瞄准传统美食——粉鸡。李卫东说,之所以决定做粉鸡,首先是因为,相对于牛羊肉,鸡肉价格比较低廉;其次,有不少人对牛羊肉并不“感冒”,粉鸡更受大众喜欢;最后,阜城街头比较知名的粉鸡,他大都吃过,各家优势了然于胸,他有信心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不久,李卫东的“鸡咕粉鸡”正式推出,并在相关部门完成了商标注册。由于他的“鸡咕粉鸡”具有弹脆、嫩滑、汤清、油黄等特色,颇受食客的欢迎。 想让“鸡咕粉鸡”走向全国 为什么起“鸡咕粉鸡”这个名字呢? 李卫东说,很多阜阳游子身在异乡,格外想念家乡美食,比如格拉条、插花牛肉汤、太和板面等。对他们来说,那不仅是家乡的美食味道,更是一种难以释怀的乡愁。然而,目前阜城各粉鸡店大多以地名或店主的姓名作为招牌,虽然对本土老字号传承有帮助,但想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走向全国,似乎有些后劲不足。“在阜阳话里,‘叽咕’本身就是形容人聪明能干的意思,取‘鸡咕粉鸡’这个名字,一是‘鸡咕’谐音‘叽咕’,可以突显自家品牌特色;二是游子在外听说或看到‘鸡(叽)咕’两字,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如今,李卫东已在阜城开了3家“鸡咕粉鸡”店,产品经常供不应求。下一步,他计划将“鸡咕粉鸡”做成类似于方便面的便携装,像太和板面那样推向全国,成为具有鲜明阜阳特色、闻名全国的美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