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妻儿、邻居、债主等人眼中的张春明

2022-11-28 09:3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273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白阳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张春明“火了”。
  
  近日,安徽日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等媒体对“阜阳好人”“安徽好人”——“信义哥”张春明打工还债、割肾救子、拾金不昧等事迹进行了报道,引发网友关注与热议,纷纷表示被他打动。
  
  面对“走红”,这位豁达、坚韧的皖北汉子有些害羞,他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多大的壮举。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张春明的家人、朋友、同事等,看看他们眼中的张春明是什么样子?
  

一碗“马糊”、两块钱的大饼是他的早餐


  妻子:
  
  “捡钱第二天才说这事,还说得很平淡”
  
  “跟他在一起的20多年,从来没有后悔过嫁给他,他是我值得托付一生的人。”11月27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春明的妻子车金英回答得很坚定。
  
  车金英告诉记者,在她心中,丈夫张春明一直是个有担当、肯吃苦、愿付出的人。“结婚多年来,他对家庭的关心无微不至,从来没有因工作忙碌而缺少对家人的关注。”车金英说,她得知丈夫在温州跑出租捡到13万元现金的事,已经是事发的第二天。“说的时候,他也很平淡,就像他跑完车,去吃了碗面一样平常。”
  
  心疼丈夫的同时,车金英也为他感到骄傲。“再苦再难,我相信也能挺过去,等待我们的是更好的日子。”
  
  儿子:
  
  “欠一屁股债,也从没听他长吁短叹”
  
  确诊尿毒症晚期后,张春明的儿子张宇并没有“天塌下来”的恐惧,看着诊断书,他很平静:“至少咱们发现了病情,发现了就能治,治了就能好。”
  
  张宇告诉记者,他面对问题的豁达与乐观,来源于父亲打小对他的教导。“父亲生意失败、家里欠下外债时,我才11岁,虽说欠了一屁股债,但我从没听到他长吁短叹。”张宇说,父亲总给人带来乐观的情绪,即使欠债,也是积极面对。“父亲总说,欠了钱,咱努力打工挣钱早点还了就是,没必要愁眉苦脸。”
  
  在张宇看来,父亲张春明是个既坚强又“脆弱”的男人。前两年,张春明带着张宇前后赶往南京、郑州、合肥等地看病,一次次检查结果都是“尿毒症晚期”,他曾躲到医院走廊的角落小声啜泣,这都被张宇看在眼里。“那一刻我知道,一直要强的父亲也有脆弱的一面,而这正是他对家人的爱。”
  
  邻居:
  
  “我们打心眼里佩服他”
  
  太和县肖口镇田庄村的张先生是张春明的邻居,在他眼里,张春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也是个踏实肯干的老实人。
  
  “张春明不张扬,那些年他回老家做生意的时候,也是个老板了,但对老乡们都很客气。”张先生说,张春明打工还债的事早就在村里传开,得知此事的人都不震惊,因为大家都知道张春明的为人,这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正缺钱的时候捡到13万现金,平心而论,大多数人很难不心动。但他不仅不动心,还费心找到失主,这让我们打心眼里佩服他,他是个真爷们儿。”
  
  同事:
  
  “他常帮人代班,不要一分钱”
  
  在温州跑出租的李先生是阜阳人,也是张春明的同事,张春明拾金不昧的事情,就是他发现并告诉出租车公司老板的。
  
  “去年9月份,张哥问我捡到钱有什么办法能找到失主,我才知道他捡了13万元。”李先生告诉记者,后来他到公司交发票,见到了老板并说出这件事,公司里的人才知道张春明拾金不昧的事迹。
  
  在李先生眼中,张春明乐于助人,是个“热心肠”。“有的同事家里有事,不能出车,张哥知道后会主动提出帮他们代班,而且不要一分钱。这些年来,被他帮助过的同事有很多。”李先生说,张春明每次探亲回来,总会把从老家带来的特产分享给大家,有常年不能回老家的,张春明也会代为探望家人。“在公司里,大家都叫他一声‘张哥’,他是咱们阜阳在外务工人员的缩影,也是我们的榜样。”
  
  债主:
  
  “第一时间和我说,这个债和情他一定还”
  
  “当时我手里的钱是准备在老家建新房的,但春明开口借,我一点也没有犹豫。”张江(化名)是张春明的老乡,也曾是他的“债主”。在他眼中,张春明是个重感情、讲信义的人。
  
  2008年生意失败后,张春明带着两箱牛奶来到张江家里,表达歉意。“春明和我说,欠了钱不能立马还他心里很愧疚,怕耽误我用钱,和我说这个债和情他一定还。”张江说,他一直相信张春明的为人,借出去的钱他从不怕要不回来,更不怕张春明“跑了”。“我们现在还是很好的朋友,只要他开口,我也还会把钱借给他,交他这个朋友,我不后悔,也很荣幸。”
  
  市文明办:
  
  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张春明相继获得“阜阳好人”“安徽好人”称号,对此,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春明最可贵的就是在平凡之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传播的是真善美、传递的是正能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宣传好张春明的事迹,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积极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和谐社会贡献光和热。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