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黑车”是在算糊涂账

2023-2-2 10:2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30509| 评论: 0|原作者: 丁雪辉|来自: 颍州晚报

  近日,阜阳中院审理了一起因为打“黑车”而受伤的诉讼案件。经法院审理,“黑车”司机承担80%的责任,乘客储某明知是“黑车”仍然搭乘,亦需承担20%的过错责任。(2月1日《颍州晚报》07版)
  
  无出租营运资质的“黑车”,历来是相关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但是“黑车”并无绝迹。此中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它的价格比正规出租车便宜,一些乘客喜欢贪这种小便宜;第二过年过节或者雨雪天气,打正规出租车较难,给了“黑车”乘虚而入的机会。比如本案中的储某,就是为了方便才打“黑车”。
  
  但实际上,如果真的认为打“黑车”便宜或者方便,那就是算了笔糊涂账。与正规出租车相比,“黑车”隐藏着巨大安全隐患。比如,“黑车”司机无固定组织管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身份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此外,“黑车”车辆状况不一,安全没有保障,一旦发生意外,其赔付能力值得怀疑。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省一点钱或者省一点时间去打“黑车”了。
  
  实际上,本案中的乘客储某因打“黑车”而腰部受伤,自己承担了20%的赔偿责任。这已算是幸运的了。因打“黑车”受伤而找不到车主的,或因打“黑车”而被打劫甚至遇害的现象,生活中并不少见。据媒体报道,山东济南、四川宜宾等地都曾经发生过类似案例。
  
  当然,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压缩“黑车”的存在空间。春节期间,各地都开展了针对“黑车”的专项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将对“黑车”的打击行动常态化,并加大处罚力度,让“黑车”司机不敢开“黑车”、不能开“黑车”,也值得立法部门深入思考。
  
  更重要的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加大公共交通的便民力度。除了在节假日来临时和恶劣天气出现时加大出租车的供给量,方便市民打车,还应加大公交车的覆盖率和便捷度,让出行者有更多、更方便的选择。如此一来,“黑车”自然就会少人问津了。还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打“黑车”还是乘坐正规网约车、出租车,乘客都要养成索要发票的习惯。这不仅是因为一些“黑车”模仿正规出租的“装扮”,让乘客有些难以分辨,还因为《民法典》规定无论是“黑车”还是正规出租车,它们和乘客之间形成的都是承运合同,都有保障乘客安全到达、发生事故进行赔偿的义务。而取得发票,是证明承运合同的前提,是有效维权的第一步。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