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好环境推动快发展

2019-8-12 18:14| 编辑: 戴斐 | 查看: 465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风光|来自: 阜阳日报

  1200万元贷款“牵动”10亿元产值,位于阜阳界首高新区的安徽云龙粮机有限公司,今年对“四送一服”感受真切:企业新建的数字化车间今年进入生产阶段,预计将新增2万台新型粮机设备生产能力,新增产值10亿元,但因为资金短缺而停步。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组及时提供帮助,为企业协调解决了1200万元融资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云龙粮机公司副总经理李洪感叹,现在企业有什么困难,都能得到及时解决,阜阳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近年来,我市强化对民营经济的帮扶支持,不断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和创造活力。曾被称为“草根经济”的民营经济,在充沛的“阳光雨露”下“发荣滋长”,接续演绎着春天的故事。

  真心实意服务民营企业发展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线上销售鸡蛋的电商企业,位于颍泉区青网科技园的安徽田园居电子商务公司仅用4年时间,就将销售收入提高到3000万元台阶,今年更是“剑指”8000万元。

  从创业时的几个人、缺资金、缺场地,到如今推动农产品走出去的本地“明星”电商企业,在田园居总经理杨光硕看来,公司的成长,离不开党委、政府的精心呵护:通过免租减租为公司提供办公场地,结合帮扶政策为企业申请奖补资金……“团委还积极组织我们参与各类创业比赛,打响品牌,争取支持。”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切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真心实意服务民营企业发展。

  ——推行市级领导走访帮扶企业活动,包括市四大班子领导在内的市级领导走访帮扶民营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依法依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建立“双优”包企单位、“双优”包企专员长效机制,从各级各部门为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选派“双优”专员,专员与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定期深入联系企业,常态长效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

  ——开展送思想、送政策、送项目、送要素和服务实体经济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精准施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有效推动企业发展。仅今年4月集中活动月期间,全市就组织工作队累计走访企业2484家、重点项目83个,排查并及时交办问题738个,帮助企业成功对接产学研项目39个、资金要素225个、人才要素109个、其他要素对接86个。

  ……“各级干部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把民营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更提振了全市民营企业家创业、兴业的信心。”市经信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年销售收入增长18亿元,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

  对于企业的快速壮大,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勇认为,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功不可没:“近3年来,公司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亿余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2500余万元。资金压力更小了,研发动力更强了,科研成果转化更快了。”目前,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部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国内行业第一,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近年来,我市出台并用足用活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对民营企业支持的投入“加法”和减税降费的“减法”,真金白银支持帮扶民营企业发展,有力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

  去年,税收“新政”落地实施,市区两级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传政策、辅导申报,我市化工龙头企业昊源集团全年享受增值税期末留抵税款和出口退税4500余万元,让企业“退城进园”、易地技改有了充实的资金支撑。

  据统计,2018年,市税务部门累计为企业办理增值税税收优惠减免、抵退税额16.5亿元,出口退(免)税8.3亿元。与之相伴的是,当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0%,同比提升25.3个百分点。

  去年底,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40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含“金”量十足——从今年起,市财政统筹4亿元设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融资服务体系建设、风险补偿、创新创业、企业家培训等;到2019年底,市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不低于15亿元,县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不低于5亿元,到2020年底,全市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不低于100亿元,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达到2亿元……

  市融资担保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峰英介绍,公司已累计为2.6万多家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23亿元,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而市财政今年新安排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目前也已兑现第一批,共计1.25亿元,全市百余家企业享受到了5万至100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

  真抓实干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近日,安徽伟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市民中心企业开办“一窗办理”窗口,一次性成功申领了营业执照、税务发票和公章。

  开办企业,由过去的10天以上缩短到1-2个工作日、由需要跑多家单位变成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让伟嘉教育咨询甫一“出生”便感受到阜阳办事的便利。

  优化环境的力度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

  着眼于打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政务服务优化,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实现17.3万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安徽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累计受理办件430.2万件,办结率97.2%,位居全省前列。

  作风的改进、效能的提升,是保障政策落地、推动环境优化的关键。

  2016年底,我市启动“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服务”活动,着力解决作风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思想纪律作风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深化正风肃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又在全市铺开,进一步加强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及道德操守情况的监督,净化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随着一项项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优化环境措施的深入推进,政府部门“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少了,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常态,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持续高涨。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每年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6万户,目前全市共有11万余户私营企业、38万余户个体工商户,增幅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二。

  “眼下,我市正立足新定位,抢抓‘高铁全覆盖、融入长三角’的新机遇,民营经济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