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党报记者在基层】蔡庙村香菇抢“鲜”上市

2023-10-18 09:16| 编辑: 刘黎 | 查看: 554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赵名威 通讯员 方克奎|来自: 阜阳日报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太和县蔡庙镇蔡庙村香菇种植基地,只见一座座黑色菇棚整齐排列。菇棚内,钢架上码放着一筒筒菌棒,冒出圆嘟嘟的香菇菌伞。工人们穿梭于大棚间,忙着采摘、分选、装筐,只为让香菇抢“鲜”上市。
  
  眼下正是香菇的收获旺季,该基地每天可采摘香菇4000多斤,主要销往阜阳本地农贸市场。蹲下身子,从筐中拿起一朵饱满圆润的香菇,基地负责人、蔡庙村党总支书记范兆德对记者说:“我们种植的香菇菌伞肥厚、盖面平滑、口感紧实,在市场上很受欢迎,1斤能卖到9元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2022年,蔡庙镇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蔡庙村和史庄村建设了占地40余亩的香菇种植基地,并采取“政府牵头+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的模式,与太和县保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现代化、专业化的香菇种植技术。为提升产品质量,基地专门聘请香菇种植大户担任管理员、技术员,全程服务、全程指导。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包棚,确保责任到人。
  
  短短一年时间,蔡庙镇香菇种植产业从“无”到“有”,实现蓬勃发展。仅蔡庙村当地,去年便生产15万个菌棒,收获30多万斤香菇,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60余万元收入,还吸纳不少村民就近就业。“场地平整、大棚搭建、菌棒拌料、装袋及码放,每一步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现在是香菇采摘季,每天来基地干活的村民有上百人,每人月收入可达2000多元。”范兆德说。
  
  “来基地干活,不仅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而且一天能挣七八十元,我非常满意。”蔡庙村村民刘艳梅喜滋滋地说。今年50多岁的她,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有产业,乡村振兴才有内生动力。”蔡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付小清介绍,蔡庙镇两个香菇种植基地,今年预计出菇60万斤,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0万元。
  
  “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香菇产业做文章,在菌棒栽培、精细管理、保鲜技术、市场对接上下功夫,通过产、销、存、加工一体化运作,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同步增收。”付小清信心满满。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