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家门口养猪,年薪能有30多万元。我们村最多时有20多人进入公司工作。”在颍泉区闻集镇葛桥村,安徽颍泉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第三养殖场场长葛修龙激动地说。 找准方向,助农增收一路坦荡。 2017年,闻集镇招引国内知名企业牧原集团在当地投资,成立安徽颍泉牧原农牧有限公司。8年来,颍泉牧原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22个,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实现助农增收。 2018年,在外务工的葛桥村村民葛修龙返回家乡,为更好照顾家庭,他选择进入家门口的颍泉牧原工作。他不怕吃苦,跟着老师傅学习养猪技术。仅用一年时间,他就凭借出色的业绩晋升为肥猪工段段长。8个月后,他再次晋升,成为公司第三养殖场场长。 “之前在外务工,当过建筑工人、装修工人,真没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场长,团队最多的时候有160多人。”葛修龙说,一开始只是想试一下,没想到越干越有劲头,感觉这个行业很有前途。 “项目带动了一大批本地居民就业。”颍泉牧原副总经理杨柳介绍,公司现有员工780人,其中闻集镇居民622人,占员工总数80%左右。 牧原集团总部位于河南南阳,历经30多年发展,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17年,牧原集团在颍泉区闻集镇葛桥村、白洋湖村、滑寨村、大宁村等10个村流转土地2000亩,建立现代化养殖场,成立安徽颍泉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阜阳是农业大市,地处华北平原南端,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可以满足牧业发展的饲料需求。”杨柳介绍,玉米是猪饲料的主料,大豆可以增加营养,阜阳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的饲料需求,能够节省饲料运输成本,促进种养结合。 多年来,颍泉牧原致力于科技养殖和产业升级,在智能养殖、疾病防控、自主育种、智能监控、农牧装备研发、养殖空间利用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养殖效率和盈利能力。 对养殖业来说,环保始终是难以绕过的问题。颍泉牧原积极探索出“养殖—沼液(水肥)—绿色农业”循环模式,将生猪产生的所有粪水“变废为宝”,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公司环保产区,记者看到机器设备将生猪产生的粪水自动收集,固体用作有机肥,液体经发酵变为沼气后通过管道免费供农户使用。 “我们采用沼液(水肥)浇地,玉米、小麦长势都不错。”闻集镇李关村种粮大户李培亚表示,去年开始,他的地里就不再使用复合肥,每亩地可节省费用100余元,同时对改善土壤结构有很大帮助。“希望能带动周边更多农户使用沼液,实现减投增收。” 此外,颍泉牧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017年以来,公司开展旨在关爱乡村儿童的“聚爱助学·春苗计划”,累计为小学生捐赠书包及文具盒9933个,共计26万元,覆盖周边12个村;开展针对优秀大学生的奖助项目——“聚爱助学·金秋计划”,累计发放资金300万余元,资助500余名学生圆梦大学;麦收时节,发起“助力麦收,秸秆禁烧”慰问活动,为各村送去消暑物资等;参与周边61个村的扶贫贷款投资项目,共投入2928万元,每年分红200万元以上。 “目前,公司在闻集镇共设5个场区,年出栏生猪近60万头,建设年产30万吨饲料厂一个,总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杨柳表示,公司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在本地畜禽养殖行业起到带头作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