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博物馆珍藏有多枚红色纪念章,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枚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暂未定级)。这枚纪念章是2020年4月8日由革命军人刘连荣的长子刘春华捐赠的。它是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战史的重要实物,不仅记载了渡江战役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还无声诉说着界首人民支援渡江战役的那段难忘历史。 渡江胜利纪念章 展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刘连荣是临泉县人,1924年3月出生,1945年参军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包括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曾在安徽泗县、界首两地工作;1983年7月离休,2011年12月去世。据介绍,刘连荣生前对这枚渡江胜利纪念章十分珍视。 该纪念章为圆形,铜质镀铬,直径约3厘米、净重约10克,整体品相完整,背面略有磨损和锈迹。纪念章的正面图案是:波涛滚滚的长江,江面上排列着扬帆的战船,战船在汹涌的惊涛中直驰南岸,炮弹在四周击起水柱,空中硝烟弥漫,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手持刺刀枪严阵以待。下方铸有“渡江胜利纪念”字样。纪念章背面铸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和表示渡江时间的“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字样。该图案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展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气势,给人一种跨越时空、身临其境之感,是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战史的重要实物。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和平协议条款。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同日凌晨,集结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500余公里战线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100多万人,同时发起进攻,强渡长江。4月23日晚,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界首人民积极支援渡江战役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背后,界首人民谱写了光辉的支援史篇。 1949年3月8日,界首市委在“中原舞台”召开支援大军渡江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商人、市民、农民计1000余人,界首市首任市长乔道三作了重要报告。在振奋人心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口号鼓舞下,界首500名干部战士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渡江战役。最终,经过努力,界首市组织了水手156人、民船100余只,组成4个队,每队都指派了正副队长。界首市委还派1名科长和9名脱产干部负责带队。后来,这支队伍开赴前线参加渡江战役,刘连荣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1949年3月13日,界首市委召开誓师大会,广大工商业者还积极利用各种关系,帮助政府筹集军用物资,捐赠了大量鞋袜、毛巾、面粉等生活物资。 我军的纪念章与我军的历史一样灿烂辉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纪念章颁发较为集中的时期。大战役结束后,我军都要及时颁发纪念章,以奖励、表彰功臣,纪念历史。如1948年第四野战军暨东北军区颁发的“解放东北纪念章”,1949年华东军区颁发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界首市博物馆珍藏的这枚渡江胜利纪念章,不仅是对参战将士的褒奖,也是渡江战役的历史见证,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源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