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寨古今十景

2025-5-16 10:16|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624| 评论: 0|原作者: 文涛|来自: 颍州晚报

   哪吒庙

  哪吒庙俗称火王爷庙,也叫火神庙,在古槐街路北,建于清代。姜寨地势高,受洪灾少,但历史上姜寨集曾经历多次火灾。相传火王爷庙最早建于唐代,后因种种原因遭到破坏。原为二进大院,前三间山门,后三间大殿,院中有座很大的香炉。殿内中间主供奉风火战神哪吒,同时供奉火神罗宣、祝融、阏伯等。哪吒的形象和武器都与火相关,传为火神降世,少年哪吒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威风凛凛。姜子牙与哪吒的关系是师徒关系,哪吒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逆天改命,挑战命运,为百姓斩妖除魔,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哪吒被姜子牙封为“三坛海会大神”,深受姜尚故里民众的喜爱,故供奉于寨子中心位置。姜寨人还把少年哪吒供奉于姜太公庙大殿姜子牙的身边。

  哪吒庙附近有老虎洞、拴马桩、扫帚台等文化遗址。拴马桩安放在姜寨集最繁华的双槐街和南门街交叉口东南角,为楚王裔孙、熊桥人熊老八所立,寓意保护和守护熊桥风水旺地。哪吒庙北四眼塘中间原有圆形洲子,亦称扫帚台,扫帚台上染坊远近闻名。今古槐树理发店旧称老虎洞,此院原为三层合院,后院到四眼塘南岸隐蔽幽静,拱形门如同山洞,是旧时姜寨最大的赌场,进去赌博能进不能出,如同陷阱,甚至走向绝境自杀身亡,故称老虎洞。新中国成立之初,姜寨区民主政府启动镇压反革命运动,老虎洞的主人韩子贞、韩士龙等被镇压。

  七星桥

  位于姜寨集东北寨门(撒拉门)外簸箕坑和扫帚坑之间,桥上石板有七个眼对应北斗七星,故称七星桥。

  姜子牙在《封神演义》中被神化为“神上之神”,执掌星宿,统领三界八部众神。姜子牙主持封神大典,将战死的忠臣良将、仙人妖魔分封为天庭星官。北斗七星中的贪狼、巨门、禄存等星官,由其麾下将领或对手转化而来。道教中,姜子牙被尊为“天枢上相”,对应北斗七星之首天枢星(贪狼星君),象征其智慧与管理能力。他“封神”的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掌管人间生死祸福。传说元末朱重八从蔡州逃难返回颍州沈丘,时沈丘和新蔡正闹饥荒,没人理他这位衣不蔽体的要饭花子。途中电闪雷鸣,化缘的陶钵经过此处摔成七瓣,恰好从七个桥眼掉入扫帚坑内,刹那间晴空万里,日月同辉,故有朱重八在姜尚故里“星宿归位”的传说。朱元璋称帝后废除沈丘县籍,改设沈丘镇(今临泉县城)。

  花门楼

  位于姜寨集南寨门北30米路西,新中国成立前两边为李永年和王宝民的盐店。此处原为李士员宅院,门楼为二层阁楼,大门两边卧有石狮子,大门上方正中有砖雕莲花边通景窗口,门楼墀头有精美的垂莲柱和扇面砖雕,扇面上刻以卷草,寓意长寿、多子多孙,扇面上有向阳花砖雕花。墀头两边有伯夷治水、太公告庙、直钩垂钓、文王访贤、狮子滚绣球等砖木雕刻,屋檐下为彩绘木梁(清乾隆《新蔡县志》关于姜寨的记载)。

  1951年土改,花门楼分给王姓人居住,1958年曾在此办雨具厂,今不存。花门楼是姜寨集重要的坐标,南门大街是姜寨集南北主街道,旧俗称花门楼街。

  姜子牙钓鱼台

  姜寨街头东部延河北岸有一座伸向河心的10平方米见方的土台子,常年裸露水面,姜寨人世代相传这座土台子是太公青少年时期钓鱼的地方,称钓鱼台。据1959年《临泉县志》载:“姜寨集南头,大桥东,延河内原有一小洲,垒有砖台,传说是姜子牙的钓鱼台。”

  过去土台子有半亩大小,略高水面,低于姜寨南门外延河古桥。新中国成立后,因疏浚河道,土台子被挖掉大部分。

  木一博览园

  木一博览园位于姜寨镇东北、流鞍河南岸,占地面积2500亩。代表性景点有子牙大道、太公湖、子牙居、许愿池、杨楼、流鞍河观光带等。园内绿化优美,树木众多,植有30多万株观赏类树木。木一博览园已成功举办多届全国性钓鱼大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