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擂台”赛实绩“比武”促振兴

2025-7-1 08:49| 编辑: 刘黎 | 查看: 47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闫翊 实习生 杨洋|来自: 阜阳日报

  6月26日下午,颍州区第九批选派干部“擂台比武”决赛在京九路街道办事处举行。来自全区各乡镇的11名驻村干部走上“擂台”,以“PPT展示+现场演讲”的形式,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民生改善等主题,用一个个扎根田野的鲜活故事,交出乡村振兴的“颍州答卷”。

  “我要当好乡村振兴服务员、做好资源对接的中介人”“乡村振兴踏步行,驻村助村要驻心”……比赛现场,选手们结合驻村经历直抒胸臆,金句与掌声交织。按照规则,每位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从产业发展成效、民生实事办理、乡村治理创新等维度展开“比拼”,既有数据支撑,也有情感共鸣。

  “去年我们村的黄花菜产业实现大增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我们村更整洁了”……从产业振兴的“钱袋子”到生态宜居的“好抓手”,选手们将驻村工作的点滴成果娓娓道来,台下评委认真记录,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三塔集镇花园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黄青云的开场白别出心裁:“大家猜猜,我们花园村会开出什么花?”四年间,她用行动给出答案——带领村民蹚出黄花菜特色种植致富路。“第一次动员村民种黄花菜时,村民直摇头。我就带着村干部先试种,从育苗到采收,天天泡在地里。”黄青云回忆,最拼的采收季,她连续半个月早晨4点起床,带着村民抢摘新鲜黄花菜。在黄花菜种植的带动下,2024年,花园村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村集体收入达142万元。

  九龙镇姬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修杰的演讲同样精彩,他将驻村心得写成一首诗,引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刚到村里时,我连‘墒情’是啥都不懂。”王修杰的自嘲引来阵阵笑声。“现在不一样了,哪块地适合种什么,我心里门儿清。”驻村期间,他带领村民种植优质小麦、精品红薯,与多家食品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024年,村集体创收120万元。

  本次“擂台比武”决赛一等奖获得者、阜阳师范大学教师朱龙,讲述了“从书斋到田野”的深刻感悟。走访中,他发现脱贫户家小孙子患罕见基因疾病(全身无毛),便第一时间联系医院会诊、争取帮扶资金;作为经济专业教师,他还积极对接高校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驻村让我明白,工作要实在,要真心实意替老百姓着想。”

  据悉,这是颍州区第四年举办选派干部区级“擂台比武”,通过比思路、晒成效、学经验,展现了选派干部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新风采,更实现了“以比促学、以学促干”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颍州区将持续推动选派干部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在实干中对标先进、锐意进取,在服务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推动驻村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新作用。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