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为民为企解决急难愁盼】“三维育才”解企忧

2025-8-14 09:01|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120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思路 实习生 张鑫|来自: 阜阳日报

  “没有先进的技术,只能买技术,这样永远落后。”日前,在颍上县经开区,安徽翔胜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技术指导员姜克勤回忆起曾经的困境时说,那时企业缺人才、缺核心技术,产品一升级就被“卡脖子”。

  姜克勤和同事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自己搞研发,研发出行业领先产品。

  这股劲,随着人才的引进有了落地支点。

  近年来,颍上县紧扣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校企衔接不畅、人才服务碎片化等痛点,系统构建“订单式培养+精准化对接+全周期保障”的三维工作体系,为企业量身解难题。在精准化对接方面,打破企业与人才的“信息壁垒”,打造“全媒体矩阵+多维招聘”体系,线上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县政府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招聘信息,实现“岗位信息一网通览”;线下密集开展“2+N”招聘会、“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在多方对接下,有着26年芯片电阻生产经验的胡中华来到翔胜科技,组建研发团队。不久前,一款由该企业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的合金电阻研发成功。

  “与普通超低电阻相比,合金电阻具有功率更高、寿命更长、性能更稳定等优点。”翔胜科技有关负责人介绍,研发团队研发的9个新技术成果、新产品已通过测试,即将实现量产。

  “以前招一名技术员要跑断腿,现在线上线下联动,合适的求职者可以主动找上门。”颍上县一家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

  在颍上县,这种“线上+线下”“本地+外引”的模式,让澳德矿山机械、赛拉弗光伏组件等企业快速补齐人才缺口,重点产业技能人才供给率从60%提升至75%。

  除招引专业人才,颍上县还通过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当地职业技术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现代化产业工人。

  “我们与颍上技工学校常年合作,先后接收了约100名学生,他们专业扎实,实操技能熟练,上手很快。”安徽金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专员汪东坤说。

  围绕县域产业布局,颍上县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绑定,让人才培养精准对接生产需求。其中,颍上技工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与盛鸿建筑、赛拉弗新能源、翔胜科技等1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14个校外实训基地。截至目前,“订单班”累计培养毕业生130余名,实训基地培育学员570余人,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5天,企业满意度达92%,从源头缓解了人才“适配性不足”的情况。

  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颍上县构建覆盖全周期的服务保障网,形成“奖补申报+安居保障+精准服务”的工作闭环。

  “政府提供的政策比较好,在这里工作很有获得感。”胡中华说,当时被吸引到翔胜科技,就是看中了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等相关优惠待遇,还能享受企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发放的补助、奖金。

  今年以来,颍上县深化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组织人才服务专员深入企业调研,动态更新“百企千岗”需求目录,让引才工作“按图索骥”。颍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颍上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9名,新增技能人才1302人,组织开展“2+N”招聘会等线下招聘活动95场,服务企业2433家(次),达成就业意向4221人。截至目前,全县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6万人,高技能人才达4000人,人才服务满意度100%。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