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跟夏天告别

2025-8-25 09:37| 编辑: 刘黎 | 查看: 934| 评论: 0|原作者: 陈德永|来自: 颍州晚报

  傍晚的风终于有了些不一样的味道。穿堂而过时,不再带着正午柏油路面的焦灼,反倒卷着草坪里几株晚开月季的淡香,轻轻掀动窗帘一角。我忽然意识到,是时候跟这个夏天好好告个别了。
  
  楼下的梧桐最懂时节。七月里密不透风的浓绿,如今已悄悄洇上几分浅黄。傍晚纳凉的老人说:“你看那叶子,边缘发脆了,一碰就掉。”是啊,前几日大雨过后,树根下积了薄薄一层碎叶,深绿里掺着些赭红,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去年这个时候,我捡几片完整的叶子夹在书里,到了冬天翻开,还能闻到一点阳光晒过的草木气,现在想来,倒像是把夏天的光也收进了纸页里。
  
  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早就换了陈列。展示柜最显眼的位置,不再堆满冰汽水饮料,取而代之的是桂圆八宝粥和包装严实的月饼。我想起七月里,每天傍晚下班,总要在这里买一支老冰棍,剥开油纸的瞬间,冷气顺着指尖往上窜,驱散了一路的暑气。那时觉得夏天漫长,长到足够把所有冰品都尝个遍。
  
  家里的阳台也换了光景。原先爬满防盗网的牵牛花,花瓣开始发皱,不像七月那般,凌晨五点就使劲撑开紫蓝色的小喇叭。倒是角落里那盆茉莉,不知怎的,凑着这微凉的天气又开了几朵,香气反倒比盛夏时更清透。妻一边剪去枯的花枝,一边唠叨:“该把蒲席收起来了,昨晚盖薄被都觉得凉。”我忽然想起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夜晚,电扇整夜转着,发出嗡嗡的声响,窗外的蝉鸣像是永远不会停歇。
  
  菜市场的摊位上,丝瓜渐渐退到了后排,前排摆上了带着泥污的莲藕和紫莹莹的葡萄。卖菜的阿姨捆着一把把豆角,嗓门洪亮:“最后一茬了,过几天就没这新鲜劲儿啦!”我想起七月初,妻总爱买嫩得能掐出水的豆角,焯水后拌上蒜泥,是晚饭桌上最爽口的菜。那时的豆角长,能从菜篮里垂下来,蹭着裤腿,带着湿漉漉的水汽。
  
  晚饭后去城南的公园散步,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片梧桐叶跑过来,叶子的边缘已经卷成了波浪形,她仰着头问:“伯伯,夏天是不是要走了?”我蹲下来,看着她被夕阳染成金色的睫毛,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总爱在夏末的傍晚追着萤火虫跑,直到露水打湿裤脚,才被大人喊着回家。那时以为夏天会永远停在蝉鸣最盛的午后,停在冰镇西瓜的甜瓤里,停在母亲摇着蒲扇讲的故事里。
  
  风又起了,吹得柳叶沙沙作响。水面上漂着几片落叶,打着旋儿。我想起今早出门,看到穿长袖衬衫的人多了起来,公交站台的广告牌换了秋日旅游的海报,连空气里的味道都变了——少了些潮湿的热气,多了些干爽的清冽。
  
  原来夏天从不是突然离开的。它是悄悄收起了蝉鸣的音量,是慢慢降低了阳光的温度,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你发现冰汽水的甜,终究抵不过晚风里的凉。
  
  那就跟夏天好好告个别吧。不必太伤感,就像不必挽留一片要落的叶子。把冰镇西瓜的甜、暴雨后的虹、傍晚的风、深夜的蝉鸣,都轻轻叠进记忆里。明年的便利店,还能再遇见那支老冰棍;阳台的茉莉,也会在下一个夏天开得更盛。然后转身,去迎接带着桂花香的月光,去期待稻田里的金黄,去拥抱那些属于秋天的,新的美好。
  
  毕竟,所有的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就像这个夏天,它曾热烈地来过,如今,也该体面地走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