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让“滞销”变“直销”

2020-3-10 09:2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857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武艳|来自: 颍州晚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颍东区部分农户、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出现滞销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颍东区城管执法局根据农户、贫困户申请的数量和品种,在阜城东平路济河南公园、阜涡路京九新村门口设置两处滞销农副产品临时销售点,在做好消毒防护、秩序管理的前提下,帮助农产品出村进城,从“滞销”变成“直销”。
  
  3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平路济河南公园的门前广场,警戒线围成了一个小型场区,一排蓝色的篷子整齐摆放在场区内,来自颍东区各乡镇的农户正在销售新鲜的蔬菜。袁寨镇北照村的脱贫户刘新贤正忙着给顾客挑拣莲藕,看着早上运来的满满一车即将销售一空,她的嘴角微微扬起,脸上挂着笑容。
  
  “这几天卖了将近2000斤。有个可以卖菜的地方,俺们的价格低点也没关系。”刘新贤对记者说,此前,家里因病致贫,这几年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她承包了20多亩地种植莲藕,成功脱了贫。但是,今年的疫情让她发了愁,“眼看着地里的藕到了上市的时候,却找不到销路,愁得不知道该咋办。”
  
  “3块钱一斤,比超市里的便宜,你喜欢吃可以多买点回去。”刘新贤不时地推销着,她告诉记者,2月底得知区里要设置农产品临时销售点,就积极报了名。3月1日,她拉着新采的莲藕来到指定地点,第一天就卖出了近800斤。按照这样的销售形势,家中剩下的近万斤滞销藕很快就能卖完。
  
  比照往年的销售情况,今年刘新贤种藕带来的经济收入本可达十多万元。“受疫情影响,目前来看,今年基本上可以保住本钱。”刘新贤说,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她一步步走出贫困,并慢慢走上了致富路,“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我相信疫情过去,未来一定会更好。”
  
  在临时销售点,记者看到只有一个进出口,城管执法人员对每一名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严格控制销售点内的人员数量,在助力农户、贫困户打通农副产品进城销售“绿色通道”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每个销售农户都要有当地社区、乡镇开具的证明和个人健康证明,还要签署承诺书,保障销售点内的安全。”颍东区城管执法大队负责人李磊告诉记者,临时销售点内的“商户”原则上不能超过20家,每两户之间都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下一步,根据对接情况,如果需要销售的农户、贫困户数量增加,他们还会在城区其他地方设置临时销售点。
  
  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1日正式运营至今,相继前往两处临时销售点的近50户农户、贫困户已销售农副产品4万多斤。“希望广大市民错峰前往销售点采购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用自己的行动筑起爱心接力长龙,帮助农户降低疫情带来的损失。”李磊表示,广大农户若有需求,可致电0558-2312110提供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